当前位置:经济频道首页 > 正文

读懂中国经济, 必须理解服务业这关键一环

2017-06-19 21:38:53      参与评论()人

占GDP比重超过工业后,服务业已经撑起中国经济的“半壁江山”,这是新常态下一个重要的经济表现。

随着服务业成为国民经济第一大产业,中国经济运行也呈现出一些新的特征,突出表现在经济增长的稳定性增强、消费率上升、经济增长的就业弹性提高等,这也是让海外中国经济“硬着陆”论一次次“流产”的重要原因。

服务业既是当前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的重要支撑,也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抓手,还是新经济成长的重要源泉。

然而,这一历史性变化并非一蹴而就,其间曾经历了漫长时间的跨越。直到2011年,中国服务业的就业人口占比快速上升至35.7%,真正成为吸纳就业最多的产业。2012年,中国第三产业现价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了45.3%,首次与第二产业持平。从2013年开始,服务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以年均3.3个百分点的速度快速提升,到了2016年已经达到了58.2%的新高度。可以说,2012年前后正是中国工业和服务业经济动能位势转换的历史节点。

在相似的历史节点,主要发达经济体都经历了大约7~11年左右的转型期。

其中,美国的转型时间节点在1950年左右,其后完成这一经济转型跨越的时间大约是10年;德国在1969年前后,跨越时间大约是11年;日本是在1970年左右,跨越时间大约是7年,韩国在1991年前后,跨越时间大约是8年。

从这个角度来回顾2014年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新常态”,确实是在重要的历史节点做出的重大战略判断,是高瞻远瞩、富有远见卓识的。为适应“新常态”所实施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也确实是因势利导、顺势而为。

为完成中国经济转型的历史性使命和战略性任务,认识新常态、适应新常态、引领新常态,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经济发展的大逻辑。其中,对新常态下服务业发展变化深入研究、总结规律、拿出对策,应该成为加快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抓手之一。

近期,国家发改委副主任、国家统计局局长宁吉喆主编完成的《新常态下的服务业:理论与实践》已经付梓出版。这本书集结了国家统计局专家在服务业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为公众提供了一份重要的经济资料。

1234...全文 5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