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经济频道首页 > 正文

IPO相关问题不能视而不见

2017-06-19 17:42:51    第一财经APP  参与评论()人

刚刚过去的周末,证监会的三位主要负责人齐齐亮相,奔赴三地参加活动并发表公开讲话,内容主要涉及IPO、证券公司定位等问题。

其中,证监会主席刘士余在证券业协会会员大会上发言时提到,证券公司应勤勉尽责尽职调查,从源头上严把上市公司质量关,不能只荐不保、一上了之;主席助理宣昌能则就近期颇受关注的IPO发行问题表态:优化IPO审核、完善发行机制、严厉打击IPO常态化发行中的违法违规。

6月份以来,证监会似乎有意降低了IPO的发行速度(由之前每个工作日3家左右调低到一周10家以内),但业内对于新股发行问题展开的争论并未停歇。赞同派认为,IPO抽血、配套机制仍不完善;反对派则认为融资是资本市场的核心功能、IPO和二级市场走势没有必然关系。

实际上,每逢股指低迷之时,关于是否暂停IPO的讨论就会搬上台面,这也是A股被称为“政策市”的缘由之一。理由是新股发行过多,造成股市“失血”,吸走二级市场资金,拖累股价。在A股短短20余年历史上,IPO暂停过9次,累计长达5年半,从现实数据来看,暂停IPO与股指涨跌并无多大关联。有暂停必有重启,利多利空难以一而论之。

但IPO带来的争论却值得思考。例如当下出现的新股带病发行、市场只进不退等问题。从市场化的角度而言,实行注册制的成熟市场允许“带病发行”,将选择权交给投资者。然而颇为尴尬的是,中国目前实行的还是核准制,监管层从某种角度讲是在帮投资者审核,所以一旦新股发行上市,就遭到疯狂认购,今年以来新股中签率多数为万分之几;即便整个市场一直低迷,但新股上市后也会连番涨停,少则四五个,多则十几个,凡中签者获利均不菲。

笔者虽然不赞同暂停IPO,但认为IPO引发的相关问题和争议,监管层不能视而不见。

最明显的无非是,即使在股指低迷时,新股一上市也会大涨,打新一旦中签就等于净赚数千上万。导致这种情况的原因何在?答案是监管层的审核制度以及新股发行市盈率的限制。一方面,监管层以“保护投资者”的名义对新股能否上市进行审核,这无疑在暗示:发行的企业都是“挑”过的;另一方面,目前剔除银行等大盘蓝筹股外,A股整体市盈率大致在40倍左右,但发行的新股都被限制在23倍以下,如此情形,试问新股上市焉能不大涨一番?

另一个备受诟病的是A股“只进不出”。这半年多一年,新股上市一个月五六十家,但退市寥寥无几,一年1~2家而已。对标成熟市场,这样的状态明显不合理,且退市公司少的原因,并非A股上市公司普遍优质,而是退市制度执行力度不够。

一般而言,一家公司上市一段时间后,因行业环境或自身经营等问题,丧失了持续盈利能力,不具备继续上市条件,理应退出资本市场。但在A股市场,大部分濒临退市的公司,都以借壳、重组等途径临门一脚“恢复”持续盈利能力,部分常年未恢复持续盈利能力者,亦可通过财务手段规避退市政策,继续留在A股市场。于是在A股形成了炒作“壳”资源的恶习,许多人乐此不疲,甚至出现了因专门炒作“ST”股而获利匪浅的“牛散”。

这也导致一个十分滑稽的现象,作为公司退市与否发主要考量——连续三年亏损退市,在A股市场几乎没有真正执行过,或者说二十多年来极少有公司因连续三年亏损而退市。因为连续亏损、丧失持续盈利能力的上市公司,还有一个很大的用处:被借壳。此类情况某种程度上成为监管视而不见的潜规则。

可见,制度和规则的制定很重要,但是如果不能执行到位,也就是一纸空文、形同虚设。刘士余主政证监会以来,一直以“铁腕治市”著称:叫停忽悠式重组、出台借壳新规、严处“铁公鸡”、痛批“高送转、怒骂资本大鳄,不一而足。包括日前重申对券商的要求,这些对于当前资本市场发展,无疑具有正面意义。

这些监管举措,有些因治乱之需的新制度,有些则是已有的旧规则。以近日备受关注的证券公司要对投资者进行风险评估为例,相关规定早已有之,只不过证券公司在客户开户时只将此看作一个流程,而非要求。退市制度更是如此,二十多年来一直存在,只可惜执行时一直大打折扣。

总之,在当前股市低迷之际,暂停IPO并非明智之举,应该常态化IPO发行。但对于IPO相关的新股上市即大涨、中签等于赚钱,以及A股“只进不出”等不正常现象,监管层不能坐视不理。

此内容为第一财经原创。未经第一财经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第一财经将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如需获得授权请联系第一财经版权部:021-22002972或021-22002335;banquan@yicai.com。

编辑:孙维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