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经济频道首页 > 正文

“放管服”再推进 生产许可证管理目录大幅调整为企业松绑

2017-06-16 17:42:46    第一财经APP  参与评论()人

作为国务院着力推进的一项重点工作,“放管服”为企业松绑的改革又得到了进一步的推动。

6月14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主持国务院常务会,审议了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制度改革这一项工作。此次“放管服”改革大幅调整生产许可证管理目录,取消了19类产品、将3类产品转为强制性产品认证、下放8类产品由地方质监部门实施,取消、下放和转认证产品幅度达50%。

“这次目录调整将有利于持续降低企业制度性交易成本,充分激发市场主体活力,直接为企业松绑、降低企业的时间成本。”6月16日,国家质检总局副局长李元平在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上表示。

据了解,此次取消生产许可证管理的19类产品涉及9000家企业,这些企业在实施生产许可证管理时,每5年需要申请换发证书并接受实地核查和产品检验,每年需要向质监部门提交自查报告,生产条件发生重大变化,还需要重新办理生产许可证。取消后,这些企业不需要再办理生产许可证规定的各项手续,实现了完全松绑。

同时,简化程序后,减轻办证负担,降低了时间成本。通过之前的改革措施,企业办证已经实现了“零缴费”,但现行的《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管理条例》规定,审批发证前需要进行现场审查和产品检验。审查和检验都需要时间,企业办证仍需投入较多时间成本。

另外,在此次改革中,国务院还授权质检总局在部分地区和行业先行先试简化审批程序,包括取消发证前产品检验,以及后置现场审查。同时加强事中事后监管,主要是运用好监督抽查这个行之有效的手段。做到放得开、管得住,切实保障产品质量安全。

生产许可证制度是1984年由国务院批准建立实施的,为了更好的适应经济社会发展,一直在进行着改革,许可类别已经从建立之初的487类缩减到目前的60类。这次的改革,是加快推进“放管服”改革的又一项重要举措。李克强总理也多次作出重要批示,在6月13日刚刚召开的国务院“放管服”改革电视电话会议上又明确强调,要着力推动压减工业产品生产许可,并要求放管结合并重推进,落实监管责任。

李元平介绍,为了推动改革措施落地生效,要求对取消许可的产品,事中事后监管措施要跟上,有效保障质量安全;对于转认证的产品,要做好许可与认证制度的转换衔接;对下放省级发证的产品,要做好交接,确保放的下,接的住;对仍实施生产许可的产品,要抓紧启动简化审批的改革试点,并尽快在面上推广开,使广大企业真正感受到改革带来的便利和实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