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经济频道首页 > 正文

新华社:“兜底增持”再现 炒作风险仍需关注

2017-06-14 17:40:41    新华社  参与评论()人

近期A股市场出现一股“兜底增持”风潮,不少上市公司实控人发布公告,喊话员工增持,“亏了算我、赚了归你”。业内观点认为,“兜底增持”除为股价护盘外,也可能是规避股权质押风险;监管需要对“喊话式”“忽悠式”增持,作出相应的监管安排。

老板喊话“亏了算我、赚了归你”

6月以来,不少上市公司实际控制人或董事长表示,对自家公司的股票投资价值、公司中长期可持续发展抱有充分的信心,喊话员工、业务伙伴等购买公司股票,并承诺“时间窗口”内增持的股票,亏损全额补偿,收益全归个人。

据记者不完全统计,6月2日至13日,已有包括科陆电子、星辉娱乐、青岛金王等在内的26家上市公司发布“兜底增持”倡议公告,一般是鼓励公司员工在公告后的一周内增持并承诺兜底,骅威文化甚至还承诺“10%收益”。

有些上市公司把倡议范围扩大到自己的业务合作伙伴。如2015年、2016年连续两年度亏损的*ST德力除了号召员工增持,还向“公司2016年度合作业务量不低于300万元且2017年继续保持上述业务规模的供应商、销售商的法定代表人”喊话,倡议增持。

实际上,A股市场已经不是第一次出现“兜底增持”倡议了。据数据显示,2015年7月至9月间,暴风集团、凯美特气、奋达科技、皇氏集团等上市公司都曾以实控人或董事长“兜底”方式鼓励员工买入自家股票。

清晖智库创始人宋清辉认为,上市公司的“兜底增持”倡议公告,无形中会助长市场投机心理,且并不一定能保证上市公司员工自身的收益,此前也有不少允诺兜底的上市公司,员工持股到期后仍被套牢。

从短期效益看,“兜底增持”倡议对股价的刺激正在减弱。如,安居宝在倡议公告后录得连续3个交易日涨停,但随后股价开始下调,已从9.79元每股,降至13日收盘时的8.79元每股。*ST德力、吉艾科技等股价也都遭遇较大下跌。

“兜底增持”或为规避股权质押风险

“你增持,我兜底,亏了算我的。”实控人和大股东们通过形形色色的“兜底增持”方案表达着相似的潜台词。这也使得投资者一度对此类个股趋之若鹜。然而“豪情”背后,真的只是对公司经营前景的信心和对员工利益的呵护吗?

值得注意的是,近期发布兜底式增持公告的上市公司,其实际控制人大多有大量股份处于质押状态。如,星徽精密截至5月30日公司实际控制人星野投资共质押公司股份6852万股,占公司总股本的32.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