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经济频道首页 > 正文

股市跌了看看这些券商研报 总有一款戳中你的笑点

2017-06-13 09:11:23    证券时报  参与评论()人

最近股市低迷,但故事却不少。今天来说说的是券商机构研报的故事。

话说近来小e发现,近来券商的研报分析报告越来越活泼,拼“颜值”风更甚。

有的研报是拼标题型

《下半年展望,要命的不漂亮,漂亮的不要命》(交银国际作者:洪灏)

这份来自交银国际6月9日发布的2017年中期策略研报成为近期的热门。初看的这个标题,强烈勾起了人的好奇心:啥是要命的?漂亮的又是啥?(小e暗自惭愧起不出这么惊人的标题,捂脸)

研报的核心观点是,当前市场风险偏好很高,大盘股在大涨,“涨起来不要命”,小盘股却在暴跌,“充满了风险”。中国资金纷纷涌入上证50指数抱团取暖,躲避风险。随着美国和中国的增长在未来几个月内渐渐放缓,大盘股将继续跑赢,大宗商品的熊市反弹波动加剧,并继续考验着交易员的交易技巧。建仓时,公司市值的大小是决定回报的关键。收益率曲线将继续平坦化,信用利差将进一步扩大。

《苟且行情,从“漂亮50”扩散至“漂亮150”》(国金证券,作者:李立峰)

“生活不只有苟且,还有诗和远方”,高晓松的这句话被很多人封为鸡汤金句。这份发自6月11日的研报居然用“苟且”来形容当下的股市,相信也是戳中了一些人心中的痛点。

研报的核心观点是,由于前期机构投资者“抱团取暖”过于集中,使得机构投资者开始守“旧”掘“新”,试图通过寻找中报业绩的确定性,进一步去挖掘细分板块的龙头公司成为当前的主流策略,行情的演绎有望由“漂亮50”扩散至“漂亮150”,与此同时,亦意味着“其他剩余的3000余只股票价格还是有继续下挫的风险”。

还有一些研报属于拼结论型

比如贵州茅台。大家都知道近来贵州茅台的股价屡创新高,最新的贵州茅台股价更是突破了470元大关,6月12日的收盘价为472.88元。

但是,在券商的眼里,贵州茅台未来的股价似乎是没有最高,只有更高:

6月1日

太平洋证券预测:目标价将涨至500元;

5月20日

中金公司预测:目标价613元;

6月

天风证券则报出更高的价格:目标价615元;

还有一个案例是神雾环保。今天招商证券发布研报,将神雾环保的目标价由3月的62.75元/股调高至63元/股。而6月12日神雾环保的收盘价仅30.37元。

值得一提的是,招商证券对神雾环保表现出特别的偏爱。除了在元旦前夕在机场“寄语2017,寄语神雾节能和神雾环保”外,还曾在今年3月起多次强烈推荐“神雾双雄”,调高神雾环保目标价至62.75元/股。

在著名财经评论员叶檀质疑神雾环保的业绩时,招商证券还站出来与叶檀隔空互怼。过去半个月又再次调高了目标价,看来招商证券对神雾环保是真爱呀。

但是作为天天看研报的读者,会觉得有些蒙圈:这种“真爱”粉写的报告,可信任度到底有几分?

奇葩研报成监管部门整治重点

事实上,研报作为券商或者投行的专业人员对市场的分析提供的投资参考,往往能够对市场形成导向作用。但对于券商机构而言,为了能利用这片“自留地”吸引投资者,不惜用各种方式炮制出“奇葩”研报以扩大自身影响力。一些研报称经典的反面教材。

如民生证券的《和尚,你又在与哪个女人纠缠?——唐僧的911》、《传媒行业“亚文化”深度研究系列之一:粉红当道,宅腐盛行》,长江证券的《爱有多伤人,才能够销魂》等等,听起来让人以为是某个电视剧或者是网红小说,但正文却又是行情分析。

还有“喊话体”、“网红体”,国泰君安首席宏观分析师的一则《论对熊市的最后一战》的研报,喊出“5000点不是梦”。

海通证券的“网红体”——《有一种冷叫你妈觉得你冷》借用了网络语言,其实就是一份策略周报,观点是 “短期市场的波折主要缘于情绪的波动,而非阶段性的调整”。但这种蹭热点的方式也是让人直呼“真是醉了”。

因此相比起来,今年的研报在文风上有所收敛。但这其实与监管部门的整治有关。

事实上,近年来,监管部门出台了一系列措施对研报进行规范整治,“紧箍咒”一直未放松过。

2015年,民生证券就上述两份研报对相关人员给予通报批评、责成书面检查、扣发工资的处罚,民生证券也成为率先向奇葩研报开罚单的典型。

2016年4月,中国证券业协会再度披露了对6位券商分析师的自律惩戒措施。理由则是前者在监管部门移送的条件线索中,发现这6位券商分析师撰写的研报存在用语不客观、不审慎、过度娱乐化和低俗化等问题,也因此违反了《证券分析师执业行为准则》的规定。2016年6月和7月,上交所和深交所分别在其官方微博上,披露了将在四个方面加大上市公司一线监管力度,其中之一便是继续将券商研究报告纳入监管范围。

进入2017年后,监管层对券商分析师的言论和研报并未放松监管,相反,随着雄安新区等热点题材的出现,更加大了此方面的力度。

6月5日,杭萧钢构发布澄清公告:其主要针对近日有券商发布的带有公司“受益雄安新区建设”等不准确内容的相关研报发布了澄清公告。

这种直接“打脸”中泰证券研报的事件之所以发生,背后便存在监管层的身影。杭萧钢构曾表示是“为了上交所监管要求”。

有业内人士表示,未来监管层不仅将从研报质量上,还将针对数量的集中程度进行关注。这是监管层对热点题材和敏感内容炒作进行从严监管的一次升级。可以预见,研报将更注重拼研值而非颜值,尤其是一些标题党、不靠谱的颜值类研报今后将越来越不被市场认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