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经济频道首页 > 正文

Z博士的脑洞|高考改革要适应中国发展阶段,不可盲目追概念

2017-06-09 08:47:52    万喆(特约评论员)  参与评论()人

似曾相识?

高考有多值得质疑?请看如下问题。

“对于‘能力’的界定不合理、不清晰、不完整。”“更多的大学会意识到整个考试已经成为多么愚蠢的做法。”“越来越多的大学开始质疑这些考试对于衡量未来表现的有效性。”

真是群众的呼声。

不止于此。

“考察的是应试能力和接受考前辅导的情况。”

“对于大学和以后工作表现的可预测性有限,考察的范围和目的模糊。”

“许多有能力和有创造力的学生考试成绩不佳。”

质疑声不断。

有多少说出了你的心声?

“与美国人对于才能的定义以及机会的分配的观念背道而驰。”

没错,这些全都是《纽约时报》在十多年间对于美国“高考”的评价。几乎全是批评性的。

当中也不乏矛盾的观点。比如说有的主张考试应当更好地体现高中所学内容。与此同时,也有文章的观点是,应减少课堂内容考核,更注重考查学生的能力,这样有助于减小族群差异带来的不公平。

甚至在2005年3月,SAT进行了改革,用写作代替了类比题型后,也引发了大争论。有报道认为,写作更为公平,写作能够更好地展现个人能力,能更好表达自己的观点,更能反映真实的自己;但更多报道批评说,这是新的不公平。因为母语不是英语的少数族裔从而被不公平对待了。对于非郊区的孩子也不公平(白人中产多居住在郊区),因为他们班级人数比较多,得到写作指导的机会就比较不够。

如果说有些问题不一定能够引起你的共鸣,那么这个应该与你心有戚戚焉。

有好些个专题报道剑指辅导班,且相当尖锐。他们问,因为辅导班确实能够提高成绩,但是有钱人和没钱人对于辅导班能够给出的投入却有天壤之别,那这岂不是极大的不公平吗?高考准确衡量的,是学生的能力,还是有钱到付得起课外辅导费和昂贵公立或私立学校学费?

世纪之问

高考在中国显然也一直被质疑。

2005年,著名物理学家钱学森感慨:“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被称为著名的“钱学森世纪之问”。

这个问题本来可以引发大家在经济社会转型期间,教育应当如何转型,更好的为国家发展和经济发展服务的深刻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