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经济频道首页 > 正文

投资者应以“徐翔案”为戒

2017-06-08 21:37:04    第一财经APP  参与评论()人

徐翔案”至今已一年有余,每一次新的进展都能引发广泛关注,这一次案件细节的披露也不例外。

6月7日晚,中国基金业协会发布徐翔案纪律处分决定书并披露徐翔案细节,主要内容是,徐翔实际控制了139个证券账户,涉及76个自然人和1个合伙企业,2010年至2015年单独或伙同他人,先后与13家上市公司的董事长或者实际控制人合谋操纵上述公司的股票交易,实际非法获利93.38亿元。

如果从具体细节角度看,徐翔的获利手法,无一不印证了A股市场一直以来备受诟病的乱象。其中与上市公司合谋操纵股价,乃其主要手法。

合谋操纵股价手法之一是,由上市公司董事长或实际控制人择机发布利好或引入热门概念,徐翔则利用产品或借道“马甲”在二级市场拉升股价,协助上市公司高管或大股东在大宗交易市场高位减持套现,随后在二级市场全部抛售。双方还约定减持底价以及高出底价部分的分成(多为五五或者四六分成)。所谓利好消息包括“高送转”、“业绩预增”等;热点题材包括“乙型肝炎治疗性疫苗”、“石墨烯”、“手机游戏”、“在线教育”、“机器人”、“PPP”、“上市公司+PE”、“泽熙产品举牌”等。

很明显,徐翔这一手法正好迎合了A股市场热衷炒作概念的恶习。曾几何时,题材炒作、热点追击成为了A股投资者奉若圭臬的盈利之法,而监管层倡导和国际通行的价值投资,则被多数A股投资者,尤其是个人投资者嗤之以鼻。徐翔作为A股最大的“庄家”,获利法宝之一即是操纵概念炒作,毋庸置疑,徐翔获利的背后,是不少参与投机的中小股民的亏损。

另一种合谋操纵股价手法是,徐翔通过旗下产品或以“马甲”名义参与上市公司定增,随后徐翔拉升股价并在高位抛售,彼时徐翔和上市公司合谋发布的利好消息包括“高送转”等,引入的热点题材包括“影视文化”、“互联网金融”等。

这一手法则迎合了博重组、赌定增和炒壳等乱象。在A股市场,一家上市公司停牌后发布定增公告,不论购买的资产是否优质,溢价有多高,只要涉及热点题材,绝大多数在复牌后都会受到追捧,股价水涨船高,投资者前仆后继。而徐翔案无疑是明白无误地告诉我们:当投资者纷纷高位接盘,正是他们出逃之时,且这些公司到最后往往是一地鸡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