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经济频道首页 > 正文

李克强访欧昭示中国开放立场

2017-06-04 21:02:04    第一财经APP  参与评论()人

近年来,逆全球化、贸易保护主义与大国孤立主义,成为世界经济复苏的重要障碍。但中国一直是全球化的推动者,继“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开启全球化新征程不久,国务院总理李克强近日到访欧洲,再度发出中国是现行世界秩序坚定维护者的声音。

5月31日至6月2日,李克强到访德国、比利时两国,并举行中德、中欧两大会晤,出席近三十场活动,中欧间最新互动引发各方关注与期待。

在此期间,美国总统特朗普宣布退出《巴黎协定》。美国退出这一2015年12月12日在巴黎气候变化大会上通过、旨在为2020年后全球应对气候变化行动作出安排的国际协定,引发不少国家,尤其是欧洲国家的不满。而李克强面对德国记者关于气候变化问题的提问时表示,中国政府积极参与推动并签署《巴黎协定》,中国人信守“言必信、行必果”,将会继续履行《巴黎协定》承诺,也希望同世界各国就此加强合作。

中国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目前碳排放量全球第一,承诺遵守相关协定,不仅对协议本身的有效实施起到关键性作用(签署国家达到温室气体排放量占全球总量的55%这一“门槛”,协议正式生效。),也是对大国孤立主义的有力回击。

作为全球化和自由贸易的支持者与推动者,李克强在中欧领导人会晤时提到,全球化、自由贸易是双方保持的共识,支持欧盟国家走自主选择的一体化道路,中欧应加强发展战略对接,扩大双向开放,推进中欧投资协定谈判,努力提升中欧贸易投资合作水平。

的确,去年英国公投“脱欧”之后,欧洲一体化遭遇不小冲击;而法国总统候选人、反全球化的勒庞未当选,说明欧洲认同一体化的声音仍是主流。全球化是潮流,存在的问题不应忽视,且需采取更加有效的方法使全球化的进程能够让更多人受益。中国作为全球化的受益者,理应积极推动,并力主贸易自由。

此番访欧在一些持续已久的分歧上也有所突破。当地时间6月1日,德国总理默克尔作出公开表态,表示德方支持欧盟履行《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议定书》第15条条约义务,这也是西方主要发达国家在此问题上首次表态支持中国。

回顾历史,中国2001年签署《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议定书》,根据议定书第15条规定,世界贸易组织成员在对中国出口产品的反倾销调查中使用“替代国”数据的做法应当于2016年12月11日终止。但近一段时间以来,一些国家始终将“市场经济地位”概念与此相捆绑,拒绝履行这一承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