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经济频道首页 > 正文

日本养老经验:大数据与机器人

2017-06-02 11:47:01    第一财经  参与评论()人

老年人回归市中心,年轻人搬到郊外的独栋小楼去居住,在今天的日本愈发成为一种社会现象。如果不是上下班时间,坐在东京或者大阪的地铁上,遇到的乘客估计一半以上该是65岁以上的人,而且岁数大的人今后会越来越多。

“老了,去医院的次数,乘坐急救车的次数也就多了。我们越来越不能住在郊区或者乡下,需要住在离医院近的地方。”今年已经87岁高龄的井村女士说。

前些年在郊区盖老人院蔚然成风,那些老人院基本上是给能活动的老人住的,真的像井村女士这个岁数的老人,需要经常看病治疗的时候,那样的老人院绝对不能保命。所以,房子可以小一点,但老人一定要住在距离综合医院比较近的地方。

去东京郊区的老人院采访时,看到老人院的机器已经比几年前多出了许多。护士站屏幕上放出的图像,过去是老人房间里的状况,现在更多的是各个房间老人们睡眠、脉搏、排泄等的数据。一旦异常,机器也会及时提醒。老人院的机械化(使用机器人、大数据)该是今后养老的必由之路。

老龄化的第二阶段“多死”

如果说65岁以上的老人在社会总比例超过四分之一,意味着老龄化社会的到来,那么75岁以上高龄老人在社会总比例超过四分之一以后,一个更为特殊的情况会出现:高龄老人的增加速度开始降低,换句话说,死亡人数开始超过新加入到高龄老人队伍中的总数,老龄人、高龄老人的总数逐步变少。一个“多死”的时代到来了。

前几年日本社会还在担心老龄人口的增加,但看一下统计的话,增加并非无休止,大致到了2038年前后,日本便进入到了“多死”时代,每年纯减少十万人口,很多地方的村落将无人居住,偏僻一些的城市也开始到处是空巢,除了火葬场的生意兴隆外,包括医院在内的几乎所有产业、服务业都面临着顾客不断减少,政府无法正常提供电力、自来水的情况。大城市尚能维持,但中小城市迅速衰落,不少城镇逐渐被抛弃。

如果再往前看一下日本社会的话,现在郊区的老人院出现的问题也许会更加普遍。

日本《朝日新闻》在5月7日有这样一则报道。日本的很多供高龄者居住的房子是附带有确认老年人是否健康的义务的。75岁以上的高龄者中,有不少需要护理(日语称“介护”),卖掉城里的房子,购进这种附带能确认是否安全服务的高龄者住宅,为的就是能有用上这里的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