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经济频道首页 > 正文

丝绸之路一万里,六千里在中亚,中心则在敦煌

2017-05-26 10:04:31      参与评论()人

《突厥人、粟特人与娜娜女神》[俄]马尔夏克著,《驶向撒马尔罕的金色旅程》[法]葛乐耐著,《唐风吹拂撒马尔罕》[意] 康马泰著

漓江出版社2016年11月版

出版仅三个月,三册由外国学者撰写的粟特考古论文集,就在中国卖出了一万多册。这个数字看上去并不大,但对于专业学术书籍而言,已经是很理想的销量了,更何况,粟特与撒马尔罕对于绝大多数中国人而言是如此陌生。

丝绸之路,从长安到罗马一万里,可以说,六千里在中亚。” 将这套“丝路译丛·玄奘之旅”译介到中国的,是伦敦大学艺术考古博士毛铭。早在2003年她便意识到,如果将从长安、洛阳到罗马的丝路视为一条杠杆,那么中亚就是撬动它的支点。粟特位于今天乌兹别克斯坦南部和塔吉克斯坦西部,是阿姆河与锡尔河之间的一片肥沃绿洲,而撒马尔罕古城正是粟特曾经的中心。在毛铭看来,这片临近中国新疆的土地,是中国与中亚五国交流的咽喉。“粟特与隋唐、北朝紧密关联,通过那里,向南可至印度,向北可至突厥草原,往西可去波斯,再往西,就能到达罗马。直到现在,要谈论丝绸之路,依然不可能绕过粟特。” 历史上的粟特命途多舛,兵灾频发。它曾被印度、希腊、波斯、匈奴、突厥征服,也曾进入唐朝版图100年。那里文化杂糅,文物丰厚,历来是欧亚各国考古学家目光之所聚。

在伦敦时,毛铭曾担任《中亚艺术考古学刊》编辑,这份工作使她得以把握中亚考古研究的最新动态,也认识了许多海外中亚学者。2015年至2017年,毛铭在世界范围内选择了6位顶尖的考古学者,搜集、遴选他们在海外刊物上发表的中亚考古论文,结集成册,编成“丝路译丛·玄奘之旅”。这些作者来自美国、俄罗斯、乌兹别克斯坦、法国以及意大利。他们或与毛铭有师生之谊,或是考古现场同甘共苦的朋友。如今,其中三册已经出版,包括马尔夏克的《突厥人、粟特人与娜娜女神》、葛乐耐的《驶向撒马尔罕的金色旅程》以及康马泰的《唐风吹拂撒马尔罕:粟特艺术与中国、波斯、印度、拜占庭》。毛铭说,余下三册是瑞德维拉扎的《张骞探险的佛国:贵霜大夏考古》、乐仲迪的《从波斯波利斯到长安西市:粟特与北朝艺术》与卢湃沙的《舞蹈的湿婆与火神:粟特宝藏重现》,目前也已开始排版,将于六月出版。与她前些年所作的中亚研究工作在出版界得到的反应相比,今年出版的这套书“反应很好,远远超过我们的想象”。

1234...全文 6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