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经济频道首页 > 正文

“未来”物流业已然发生 全球贸易格局“北迁”

2017-05-24 12:40:34    第一财经  参与评论()人

世界银行中国局局长郝福满(Bert Hofman)表示,从长期来看,全球变暖可能带来沿北线的新的贸易路线,其影响可能是亚欧贸易流改变、欧洲地区内贸易转移、北极货运交通增多以及苏伊士运河货运量大幅下降。

郝福满是早近日杭州举办的“2017全球智慧物流峰会”上作出上述表述的。他指出,全球物流业有三大推动力,即经济学、技术和政策。当今最大的政策挑战或许是全球变暖。

与此同时,在上升的经济民族主义和保护主义情况下,一些国家对全球化给就业和收入分配带来的影响担忧日增。郝福满指出,贸易政策可能颠覆全球化的效益,乃至全球贸易和物流业的未来。

平均物流成本持续下降

郝福满指出,物流成本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物流是收入和就业的来源,是我们都从中受益的全球供应链的一个必要环节。

另一方面,供应链中发生的许多成本又是不必要的:交通拥堵、港口拥堵或交通转驳效率低造成的时间损失;由于供应链效率低物资储存时间长而产生的资金成本;包括检查费、关税和贿赂在内的边境成本;以及承运人卸载后空箱或空船返回原出发地的成本。

哥斯达黎加种菠萝的贫困农民在圣卢西亚卖一个菠萝只能赚10分钱,60%的成本被各种物流环节所吸收。他表示,如果能够降低物流成本,农民就能得到更多的盈利,消费者也能得益于低价格,物流业能够提高工资,而市场扩大无疑也能带来菠萝产量的增加。

“从我们掌握的稀缺数据来看,平均物流成本占GDP的比例在13%左右。在效率最高的国家,比如美国和荷兰,物流成本占比在8%左右。” 郝福满表示,而在效率最低的国家,物流成本可高达25%。

郝福满强调称,4、5年前的数据显示,中国的物流成本在16%~18%;而最新数据显示,中国的物流成本低于15%,同时,这一数据会持续下降。

与此同时,衡量物流外包部分的指数显示,第三方物流是效率最高的方式。但是政策、法律环境和风险起了阻碍作用,特别是在发展中国家。

全球物流业来三大动力

中国现在是全球贸易的中心,这也意味着是全球物流的中心。世界最大的15个港口有10个在中国,上海港名列前茅。郝福满表示,本世纪最大的经济趋势是经济重心向亚洲转移,或者如有些人所说,亚洲重振辉煌再度成为全球经济的龙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