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经济频道首页 > 正文

褚君浩院士,从中学时代就立志为中国人争气

2017-05-23 09:48:31    第一财经  参与评论()人

上海徐汇中学是中国科学院院士褚君浩的母校

上海徐汇中学

1958年,13岁的褚君浩进入上海徐汇中学念初三,“当时经常去二楼图书馆借书,图书馆对我影响很大。”

5月20日,上海科技节来临之际,中国科学院院士褚君浩重返母校,亲近孩子们。作为新中国第一个红外物理学博士,褚君浩院士在校园里回忆了很多自己少年时代的生活与母校带给他的影响,最记忆深刻的莫过于图书馆,“我当时借过很多书,科学类、社会类,特别是名人传记,比如《科学家奋斗史话》、《居里夫人传》、《焦耳传》、《马克思的青年时代》等等。”他还记得自己在西方著作《科学与社会》中,看到有些言辞“对中国人很有些看不起”,少年褚君浩把这些段落一句句抄下来,心里很不服气,“觉得作为中国人,我一定要奋发图强,为中国人争口气。”

在与褚君浩院士的对话中,他重温了自己的求学经历、科学贡献和心路历程,也是从中学时代起,他就立下了科学报国的志向。

中国科学院院士褚君浩

第一财经:你在徐汇中学就读时,有什么印象深刻的趣事吗?

褚君浩:我是1958年进徐汇中学念初三,1962年高中毕业后考入上海师范学院物理系。我记得当时经常去二楼图书馆借书,图书馆对我影响很大。

徐汇中学的图书馆藏书那时候是非常有名的,种类丰富,数量众多。我当时借过很多书,科学类、社会类,特别是借过很多名人传记。还看了很多科普的书,《眼睛与太阳》、《从物理学的观点看宇宙》,还有些是大学里的书,《天文学》、《原子物理学》、《分子物理学》、《相对论ABC》、《绝对微分学》等等,看书时我都做了笔记,但基本上是看看概念,有点兴趣,大多数是不懂的,能理解的很少,不过激发了我对科学的兴趣,这些笔记现在还保存着。

我记得高一时,在图书馆看到书上积灰很多,那时号召“大闹科技革命”嘛,就想做个吸尘器,把灰尘吸掉。我和三个同学组成一个小组,先做了个木头的壳子,又装上了马达,能转,不过很粗糙,不能用,但是也算有实践经验了。图书馆让我们在知识的海洋里遨游,也激发了我们亲自动手实践创造的兴趣。

第一财经:你从小对理科就感兴趣,上中学之后,更是迷恋上了物理。能讲讲中学时的这段经历吗?

褚君浩:走上物理研究的道路,老师的鼓励非常重要。我在徐汇中学遇到了很多好的老师,这也是我一直以来感到幸运的地方。

我记得崇思楼的朝南正门,边上有凹进去的墙壁。那时经常吃好从家里带来的中午饭后,就在那里晒着太阳背外文。我是初三转学来徐汇中学的,那时班主任是教数学的王老师,在我进班级之前,王老师就向全班同学介绍,说我非常聪明,功课很好。后来其他同学告诉我,我心里高兴得不得了。至今我都认为,鼓励和表扬是能够激发人进步的。我初三开始就是非常好的学生,高中基本全优,高三还有时间看课外书,写论文“相对、绝对观念的初步探讨”等。

第一财经:现在很多同学的选科也是物理,在学习过程中难免遇到困难,你当时是如何解决的?

褚君浩:我们那个年代,国家一穷二白,学习上最大的困难恐怕是物质生活的艰苦了。当时国家处于三年自然灾害时期,吃饭要粮票,妈妈把粮票给了农村来的亲戚,给我一点零用钱让我中午去买点不要粮票的食品。但我一看都太贵了,干脆就不吃饭,放学回家再吃,省了三次午饭钱,买了最想看的《分子物理学》上下册。至今有一本书里还夹着当时的发票, 1959年10月7日,八毛五分,应该是打了折的。

第一财经:作为半导体研究的权威,在成长道路上,你认为关键因素是什么?

褚君浩:首先要找到一个好的方向,坚持下去,一定能取得成绩。我的窄禁带半导体研究方向是老师定的,当时做的人很少,大多数人并不看好,我就一直坚持。

第二要敢于攻坚克难,直面疑难问题。要敢于去做,有志气,不能因为这个研究在国际上也是一个难题,别人不看好,就不敢去做。当时导师让我把本征吸收光谱测量出来,这是一个外国科学家也没有解决的问题,我就义无反顾去做了。

第三要有团队合作精神。做这个研究,我需要大量样品,研究所里制备样品同事都很愿意把样品提供给我来做研究,合作就是共赢。尽管材料很贵,碲镉汞三个材料的三元混合晶体很难做,他们还是跟我合作。

第四就是要把研究内容的来龙去脉弄得非常明白。1979年刚到所里,我就把窄禁带半导体所有的相关理论,国内外的,都研究清楚。那时办公条件艰苦,我就利用废纸背面做笔记,进行复杂的推导,找到了研究的切入点,后来做了六个小时的报告。要做点事情是很不容易的,不会舒舒服服得到成果,不会随随便便成功,需要下死功夫,有首诗叫“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要有这样的精神。

第一财经:你被称为“心系科普的院士”,如今乱科普的现象很多,常有专家出来辟谣,你对此有什么看法?

褚君浩:科普是我非常乐意去做的工作。我认为科普应该是两类,一类是公认的常识,以通俗的语言去讲,通过这一方式传播科学思想,科学精神,科学方法;另一类不是科学的定论,是探讨性质的,本来就没有搞清楚到底是什么样的,这方面主要应该在学术界进行。有些群众感兴趣但也一时不能下定论的,拿出来讨论也无妨。但也有完全错误的,比如用吃茄子、吃绿豆治疗百病结果送医急救的,就需要正常科普来辟谣,把不科学的认识纠正过来。

此内容为第一财经原创。未经第一财经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第一财经将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如需获得授权请联系第一财经版权部:021-22002972或021-22002335;dujuan @yicai.com。

编辑:吴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