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经济频道首页 > 正文

北京社科院:京津冀“微中心”建设须摒弃三地行政区划限制

2017-05-22 17:10:39    第一财经  参与评论()人

北京市社会科学院副院长赵弘今天(5月22日)在京表示,在京津冀区域规划建设“微中心”,必须摒弃三地行政区划的限制,进行统筹规划与推进建设,全面增强“微中心”对非首都功能疏解和人口疏解的吸引力。

在当日召开的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研讨会上,赵弘详细介绍了不久前完成了一份《在京津冀区域规划建设“微中心”,集中承接非首都功能疏解的思考与建议》报告主要内容。

《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明确提出建设集中承接地和“微中心”,有序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

“雄安新区首要任务就是要打造非首都功能疏解的集中承载地。”赵弘说,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基本出发点是要有序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解决“大城市病”。东京、伦敦、巴黎等国际大都市都是通过在中心城外围建设“副中心”、“新城”、“卫星城”、“业务核都市”等来实现城市功能的分散化布局。

他说,借鉴国际大都市发展经验,北京治理城市病也必须跳出北京,站在更大空间范围内,通过非首都功能疏解,实现城市功能的分散布局。

4月9日,雄县当地人在垂钓。摄影/章轲

“什么是‘微中心’?如何选址?如何规划建设?是需要深入研究的一个现实课题。”赵弘表示,在京津冀区域规划建设“微中心”必须摒弃三地行政区划的限制,进行统筹规划与推进建设,全面增强“微中心”对非首都功能疏解和人口疏解的吸引力。

他认为,“微中心”建设要着重研究和解决好几个关键性问题。

首个问题是科学选址、聚焦重点,打造“微中心”试点示范,应充分结合京津冀发展现状,立足非首都功能疏解的现实需求。

赵弘所带领的课题组研究认为,“微中心”的选址区域至少应具备以下几个条件:“微中心”与北京中心城要保持合适的空间距离,建议在40~100公里范围内,以满足“微中心”与中心城之间“一小时通勤圈”的需求;“微中心”的规模要适中,具有集聚增量资源的可开发利用的空间余量,建议规模面积20~30平方公里,人口规模控制在20万以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