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经济频道首页 > 正文

兴源环境现8.57亿元大宗交易 或为上海莱士资管清仓

2017-05-19 09:12:52    证券时报网  参与评论()人

深交所披露,兴源环境(300266)18日现8.57亿元大宗交易,成交1800.28万股,成交价47.6元/股,较昨日收盘价折价9.98%,卖方营业部为机构席位。据一季报,兴源环境除大股东及实控人配偶韩肖芳外,仅天治星辰5号资产管理计划持股超过1800万股。该资管计划为上海莱士(002252)认购设立。据公告,上海莱士持有兴源环境1800.28万股成本价为5.76亿元,清仓后将获利2.81亿元。

【延伸阅读】

如何看待白马股连遭减持

近日,美的集团、老板电器、苏泊尔分别遭实控人或董监高减持,尽管规模不大,却也引发一阵“骚动”。

因为上述三家公司是公认的白马股,市值与业绩比肩齐飞,已形成了较为良性的趋势。在此背景下,重要股东减持当然会造成一定程度的负面预期。例如,老板电器昨日放量下跌逾4%。

但若据此认为上述白马股趋势会发生逆转,恐怕还言之过早,不妨从两个维度加以阐释。

第一,从长周期来看,实控人或董监高的偶发性减持行为并不会对正常的趋势产生明显的扰动。很多时候,实控人或董监高减持与上市公司经营并无直接的因果关系,减持无法导出公司经营恶化的结论,可能只是正常的变现需求。

另外,实控人及董监高无法毫不偏差地预估公司未来经营,典型案例如马化腾减持腾讯。事后看来,马化腾当时的减持价位很低,似乎错失了更多的财富增值机会。不过在当时,马化腾的减持行为符合逻辑,而事实上,马化腾的减持丝毫未能影响腾讯越过3000亿美元市值。

福耀玻璃亦曾被实控人曹德旺减持,也并不妨碍福耀玻璃成长为市值逾500亿元的汽车玻璃龙头。众多案例表明,包括实控人在内的上市公司重要股东无法保证卖在最高位,而只能尽可能卖在其所能接受或所能预见的价格区间。

第二,应将偶发性的小规模减持与持续性的、清仓式的减持加以区别对待。

近一年来,不少上市公司频现股东清仓式减持,对市场造成了较为严重的冲击和较为负面的预期,监管层对此类减持行为实施了一系列监管。此外,股东频繁巨额减持亦被屡屡诟病,实务案例表明,上市公司出现这类股东减持行为,一般是经营恶化的信号。

关键词:兴源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