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经济频道首页 > 正文

IPO通过率降至七成 次新股业绩波动事出有因

2017-05-17 07:38:29    证券时报  参与评论()人

新股发行常态化的背后,IPO审核通过率下降至七成,在依法从严全面的监管尺度下,IPO审核环节的否决率有所提升。记者从接近证监会的相关人士处获悉,2017年以来审结的首发企业未通过率近三成,新上市的公司业绩总体好于A股公司整体平均水平。

上述人士表示,与往年不同的是,今年年报期过后并未出现新股集中申报的情况,在现行监管的正向驱动下,发行人和中介机构更趋谨慎,从自身出发严控质量关,新排队企业数量有所降低。

新股审核从严把关下 近三成企业折戟

在IPO发行常态化的同时,被否企业的数量同样也在不断增加。记者从权威部门了解到的数据显示,截止2017年5月12日,今年共审结首发企业244家,核准178家,否决22家 ,主动撤回44家,IPO审结的通过率约为72.95%,未通过的,包括终止审查和发审会否决的比例为27.05%。

接近证监会的相关人士表示,监管层为了防止出现“拔出萝卜不洗泥”的情况,对拟上市企业的质量进行了全流程的审核把控,从发行人申报后抽签选出现场检查的企业名单,到反馈意见落实环节,再到发审会从严把关,多项举措压缩了“带病上会”“带病过会”的空间,部分企业在现场检查压力和初审会提出问题后主动撤回,通过审核机制产生的实际否决率远高于发审会否决率。

记者了解到,证监会动员全系统的力量,发行部和派出机构一道对三类企业进行现场检查,一是企业信息披露质量抽查抽签中被抽中企业;二是根据标准不降、条件不减的原则享受“即报即审、审过即发”政策的贫困地区申请IPO的企业;三是日常审核中有必要实施现场检查的企业,即风险较高、出现问题较多的企业。

上述44家企业中,有11家企业就是因为在现场检查过程中被发现问题,在落实检查回复时主动撤回的申报申请,撤回原因多涉及运作不规范或信息披露不完善等情况,包括了一家贫困地区拟上市企业,在现场检查后知难而退,主动撤回申报材料。此外,还有多家企业是在初审环节后、提交发审会之前撤回的申请。

事实上,主动撤回申请的情况从去年就开始出现,2016年6月份至今,已有106家企业申请撤回申报材料或终止审查。接近证监会的相关人士表示,申请撤回或终止审查的企业多存在几方面问题,一是经营状况发生了不利因素,导致业绩显著下滑,多和行业周期相关;二是企业自身经营风险、会计核算规范性方面存在问题,部分企业在审核过程中存在粉饰业绩的行为,或通过关联交易,或通过调节利润手段粉饰业绩,导致业绩不能真实的反映盈利状况;三是个别企业由于自身诉讼涉及风险或战略调整主动撤回申报材料。

关键词:新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