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经济频道首页 > 正文

上海党代会报告聚焦人才政策 用人机制有望获更大突破

2017-05-11 09:27:56    第一财经  参与评论()人

综合国力竞争说到底是人才竞争。在上海的科技创新中心建设中,人才这个第一资源发挥着中流砥柱的作用。

5月8日~5月12日,中共上海市第十一次代表大会召开。此次党代会报告(下称《报告》)对人才的引进与培养,尤其是对推进人才政策的创新突破十分重视,也有较多阐述。

比如,在谈到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科技创新中心建设时,《报告》提出要推进人才政策创新突破。借鉴运用国际通行、灵活有效的办法,完善创新人才培养、引进、使用和评价激励机制。

在谈到建设高素质干部队伍,集聚用好各类人才时,《报告》提出要推进人才政策创新突破和细化落实,建构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人才发展体制机制,大力引进国际高端人才,建设全球性人才高地,培养引进用好各类高素质人才,让给类人才近者悦而尽才,远着望风而慕。

中科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刘菲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报告》对他们今后从事人才工作很有启发引领作用。特别是《报告》提到“推进人才政策创新突破和细化落实”,“因为党管人才原则,如果把这条纳入未来五年工作目标的话,至少在宏观上告诉我们上海是一定要在人才政策上有所创新突破,我们作为中央在沪科研单位,基于属地化原因,我们肯定也会把这些政策用足用好。”

同时,《报告》提到的“大力引进国际高端人才,建设全球性人才高地”这一点尤为重要。刘菲对记者表示,“我们所是做基础研究的,人才的工作肯定是需要形成集聚效应,我们希望通过一个高端人才可以带回来一整个团队。如果上海市层面在做这样的工作,那么我们作为具体单位,肯定更加要把这块工作做得夯实。”

“真正要实现《报告》中提到的‘近者悦而尽才,远着望风而慕’,其实相当于我们要做一个筑巢引凤的工作了,这里面有很多需要我们自己去探索的地方”。刘菲告诉记者,一个人才的成长是有很大的周期的,特别是科学家,要让他们安心做自己的科研工作而不受周围环境的影响,除了这些科学家自身的主观因素外,外部环境的营造也很重要。

“过去,我们除了在薪酬体系上提高完善以外,也不断呼吁国家资源层面给予一些支持。现在我们希望上海层面对这些人才项目能有更多的软性支持,包括科研经费方面,像我们周边的浙江、江苏的一些城市一样,给予这些科学家更多的人才政策匹配,从而让他们没有后顾之忧,真正去做他们自己想做的科研工作。”刘菲相信,在科创中心建设这个国家战略大背景下,在一些用人机制上将会有更加大的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