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经济频道首页 > 正文

程实:法国大选尘埃落定 欧洲下一只黑天鹅在哪?

2017-05-09 10:06:34    网易财经  参与评论()人

欧洲下一只黑天鹅在哪里?——欧洲大选观察系列之二

程实(工银国际研究部主管)

“安而不忘危,治而不忘乱”。随着马克龙胜选,法国问题尘埃落定,但欧洲前景依旧不容乐观。我们的研究表明,欧洲一体化的经济利益分配不均,经济成本二元分化,进而导致欧盟各国的民粹基础存在明显差异。因此,法国大选的平稳落地并不意味着欧洲民粹的根本缓解。2017-2018年,民粹政党仍有可能在意大利、匈牙利、塞浦路斯等国家的选举中形成局部突破,引发地缘政治格局的动荡。对于欧洲来说,黑天鹅事件只是暂时远离,并未全部消失。

欧洲一体化的经济收益分配不均。从欧洲煤钢共同体到欧盟,区域经贸合作的实际利益始终是欧洲一体化的物质基础。特别是在国际金融危机后,欧洲社会的物质主义价值观再度兴起[1]。现实的经济利益取代“大欧洲”理想主义,成为维系欧洲一体化的关键纽带。然而,在区域一体化进程中,欧盟各成员国的获益并不均衡,导致了退欧倾向的差异化分布。

第一,区内贸易。本世纪以来,欧洲单一市场建设取得长足进步,有效清除欧洲内部的贸易壁垒和制度藩篱,推动了区内贸易的发展。2002-2016年,欧盟现有28个成员国之间的出口总量从1.9万亿欧元上升至3.1万亿欧元,成为欧洲一体化的重要红利。但是,由于产业布局的演变,贸易增长红利的分布并不均衡。根据欧盟委员会的研究[2], 2000年以来,高端制造业的布局保持稳定,而中端制造业向中东欧成员国迅速转移,进而重塑了欧盟内部贸易格局(详见附图)。

2000-2014年,凭借中端产品的出口,波兰、捷克、荷兰、斯洛伐克、罗马尼亚成为区内贸易发展的主要受益者,在欧盟内部出口的占比分别增长2.7、2.0、1.5、1.1和0.8个百分点。传统贸易强国则出现了分化。一方面,得益于欧盟内部市场的扩张,比利时、卢森堡和德国的高端产品出口增长强劲,并实现了总体出口占比的稳中有升。另一方面,英国、意大利、法国的高端产品出口增长疲弱,叠加中端产品出口的大幅衰退,导致其在欧盟内部出口的占比分别降低1.5、3.1和4.0个百分点,成为区内贸易发展的主要受害者。

第二,要素流动。欧洲单一市场和申根区的制度创举,加速了人员和资本的自由流动,优化了欧盟范围内的资源配置。但是,这一过程对各成员国经济的实际损益并不相同。人员流动方面,劳动力主要从欠发达的中东欧成员国流向发达的西欧成员国,有效降低了流入国的劳动力成本增速。2000-2014年期间,剔除深陷欧债危机的国家,波兰、德国、荷兰、奥地利和法国的单位劳动成本增速为欧盟最低(详见附图),维护了在区域经济中的相对竞争力。

资本流动方面,根据欧盟委员会的研究[3], 核心国家、西南六国和东欧国家的投资额变动路径分化明显(详见附图)。

2000-2014年期间,欧盟核心国家的投资额平稳上升,2014年投资额虽低于2008年峰值,但仍较2000年高出11.4%。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东欧国家的投资额先出现大幅回落,然后高位维持,2014年投资额较2000年高出56.0%,并高于核心国家。与之相反,危机后的西南六国投资额一路探底,2014年投资额较2010年下降14.3%,成为欧盟资本配置中的弱势方。

欧洲一体化的经济成本二元分化。推动欧洲一体化进程,不仅给欧盟成员国带来经济收益,同时也产生了繁重的经济成本。这一成本主要体现在两个层面。一是维系欧盟运行所需的财政成本,二是成员国向欧盟和欧央行让渡政策权利而产生的制度成本。在当前格局下,两种成本的分配截然不同。欧洲传统强国主要承担财政成本,并借此获得了欧盟经济政策的主导权。而非主导成员国虽然在欧盟财政支出中获得援助,但是因此付出的制度成本却依然沉重。

第一,财政成本。对于欧盟财政预算,各成员国一般按照本国国内生产总值的1%左右进行分摊。但是,欧盟财政支出的流向并不平均,因此对各成员国造成的实际负担存在巨大差异。2008-2015年,仅有11个成员国对欧盟提供了财政净贡献(详见附图)。

其中,德国、法国、英国和意大利的年均欧盟财政净贡献额分别高达111.2 、63.9、58.0和44.5亿欧元,在净贡献总额中占31.3%、18.0%、16.3%和12.5%,是欧盟财政的支柱。同一时期,欠发达的中东欧地区(波兰、匈牙利、罗马尼亚、捷克)和深陷债务危机的南欧地区(希腊、葡萄牙、西班牙)则获得了最多的欧盟财政净支出,是欧盟财政的主要受益者。

第二,制度成本。在欧洲一体化进程中,非主导成员国需要支付沉重的制度成本。面对欧债危机,由于大部分非主导成员国已加入欧元区,因此既无法通过货币贬值稀释债务,也无法在欧央行的政策博弈中占据优势,导致欧元区货币政策与本国经济周期的错配。同时,由于对欧盟政策的影响力较弱,这些国家从欧盟获得的资金援助不仅反应迟缓,而且通常附加过于严苛的财政纪律,要求当地政府大幅削减开支,客观上不利于在危机中刺激经济。因此,部分非主导成员国陷入了长期的经济困局。2007-2016年,欧洲全要素生产率降幅最大的5国为希腊、爱沙尼亚、克罗地亚、塞浦路斯和卢森堡(详见附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