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经济频道首页 > 正文

号称改变教科书的“电荷不存在”最新进展:作者承认自我炒作

2017-05-09 09:28:06    白竟楠 吕冰心/科技日报  参与评论()人
自称“民间科学家”的凡伟所创造的“电荷不存在”理论引发的讨论在网络上持续升温。这么一个明显不靠谱的理论是如何进入公众视野的呢?最初发布这一消息的自媒体有什么背景?
记者调查发现,这一“重大新闻”最初来自于5月6日一个名为“青年传媒”的头条号(“今日平台”自媒体平台账户,类似微信公众号)发布的一篇文章,标题为“重磅,中国科学家发现电荷并不存在,将改写教科书!”。在论文首页,作者信息显示为云南大学物理系凡伟。论文已发布在中科院科技论文预发布平台上。
文中说,来自中国云南大学的一名科学家(凡伟)发现电荷并不存在,经过一个多月的同行评审,相关论文和实验已经通过剑桥大学卡文迪许实验室,1973年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约瑟夫森教授的评审。这意味着我国的科学家即将改写全球的教科书,这是我国科学家的胜利,也是基础物理学的胜利。

中科院科技论文预发布平台上的论文截图。  本文图片均来自科技日报
有人认为这是假的,也有人认为这是一个颠覆性的发现,甚至可以获得诺奖。但是,随着网友对这一事件关注的持续升级,以及云南大学发声明称凡伟不是该校师生,5月7日不但最初发布的这篇文章已被删除,连头条号“青年传媒”也搜索不到了。
凡伟承认发表文章的头条号“青年传媒”是自己所开
事件发生后,清华大学电子工程系博士韩迪在自己的知乎账号指出,头条号“青年传媒”CEO就是凡伟本人。现已被今日头条封禁。

左侧为发文头条号截图,右侧为凡伟自我介绍
记者联系到了凡伟本人,他也承认,青年传媒最初发表的那篇文章是自己团队的编辑编写的,他先找过云南网等媒体寻求宣传帮助,但是对方没有予以关注,当这次学术造假新闻被爆出后,云南网才联系到他进行采访,采访的内容围绕学术造假进行。
目前,不但凡伟的头条号“青年传媒”已被今日头条封禁,他发表在中科院科技论文预发布平台上的论文也已被撤稿,并将凡伟列入非诚信作者黑名单中。
记者浏览了凡伟的新浪博客,博客中共有47篇博文,包括自己对一些物理理论的“研究论文”、与专家互动邮件的截图、对不能发表文章的抱怨等等。他在2017年5月4日发表的博文“为什么说电荷是不存在的”点击量超过一万,另一篇发表在4月21日的文章“24岁中国小伙,有望站在诺奖领奖台上向女友求婚”获得了四千多个点击量,打开博文,一句话爱因斯坦名言映入眼帘: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
凡伟说,自己确实是自我炒作,但是有说不出的苦衷,用假身份和自我炒作都是被逼无奈的,因为国内外封杀民科,必须搞到正规身份才能不受歧视。
被鸣谢的专家均发声回应
在自造的采访文章中,凡伟一共提到了三位曾经给予他支持和肯定的人士。分别是1973年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约瑟夫森教授、中科院院士雷啸霖、某知名大学一位副教授沈老师。来看他们如何回应“电荷不存在”事件。
诺奖得主约瑟夫教授:我拒绝了凡伟,通过评审完全不是事实
凡伟在文章中提到,相关论文已经通过剑桥大学卡文迪许实验室,1973年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约瑟夫森教授的评审。清华大学电子工程系在读博士韩迪给约瑟夫森教授(BrianD.Josephson)发了邮件,并获得了回复。
Josephson教授表示,“相关论文和实验已经通过剑桥大学卡文迪许实验室,1973年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约瑟夫森教授的评审”纯属胡说八道。

Josephson教授回复中提到,他觉得凡先生发给他的实验(注:不是理论)有点意思,所以问了他几个问题,而且没有什么深刻的印象。Josephson教授把近期对话抄送给了韩迪,内容包括凡先生希望Josephson教授帮他的文章写一封推荐信,教授客气的拒绝了,并表示不希望继续讨论下去,祝他别处好运。并且Josephson教授对凡伟所谓的“通过评审”的说法感到不能理解!
被特别鸣谢的雷啸霖院士:鼓励精神,但明确表示不同意论文发表
凡伟在文章中对中科院院士雷啸霖特别鸣谢。记者联系到了雷院士。雷院士给出了如下回复:
“近5年来,凡伟以一个学生的名义,给我发过多次邮件,寄过他的多篇文稿给我看。抱怨多次投稿被拒,也曾提出请我推荐。作为一位教师,在给他的回信中,我对他提出新奇的想法,大胆探索的精神总是鼓励的。但具体到他的文章内容和观点,我搞不懂,我也不是这方面的专家,不可能推荐。我与他的文章写作和评议更是毫无关系,也不知道其他专家的评议。我多次对他说:新的模型(理论)不但要能解释原有模型(理论)可以解释的所有实验结果,还必须解释原有模型(理论)不能解释的实验结果,才能被大家接受。在经典电磁学以外,你的新模型如何?必须一点一点检验的。”
2013年时,凡伟就把自己的成果“电荷是不存在的”一文通过邮件发给了雷啸霖,雷啸霖在回复中明确表示不同意文章结论。
2017年4月23日,凡伟的这篇文章依旧没有获得发表,他又给雷啸霖院士发去了邮件,雷啸霖回复道:你寄来的文章也大致读了,但这些东西我确实不懂。涉及的范围太大了。如果几乎所有这方面的专家和权威都不能同意你的观点,我以为还是可以想想,自己的系统理论模型是否还未能盖过和超越目前大家接受的理论模型?自己的想法是否还是有不足或不对的地方?一个新的理论不仅能解释原有理论能够解释的所有实验和观测,还能够解释原有理论不能解释的实验和观测。理论涉及的面越大,涉及的所有实验和观测的学科当然就越多。这些只是我个人的想法,可能是不对的。仅供参考。
凡伟称“实际上第二作者”沈老师:公式随意,属于病态科学
凡伟在文中称某知名大学副教授沈老师给予他很大帮助,是论文“实际上的第二作者”。在新闻发出后当天晚上7点,在知乎的帖子“如何评价凡伟提出的电荷不存在理论?”中出现了名为胡晓凡的用户发了一张沈教授微信回复的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