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经济频道首页 > 正文

专访美亚保险总裁郑艺:“一带一路”中企如何对冲海外风险?(2)

2017-05-08 09:28:28    第一财经  参与评论()人

不过,由于国际工程承包项目的建设周期长,在运营过程中遭遇风险的可能性也随之增加,而工程承包项目合同管理难度大,也更容易遭受损失的风险。

在郑艺看来,跟随 “一带一路”走出去的中国企业,不得不在承包项目前就开始考虑商业保险的规划问题。

例如,去巴基斯坦建设一个电厂,当地业主会要求承包电厂需要相对应的商业保险,这相当于“倒逼承包商必须要考虑保险安排”。郑艺表示,在国内,以前很多项目在早期不一定那么注意保险服务,但是到海外去后往往存在着强制性规定,这类商业保险就变成一个类似于国内交强险这样的强制保险,承包商现在都有意识了:没有保险安排,项目是做不下来的,有的甚至在投标时就已经对保险有相应的安排。

郑艺认为,中资“走出去”更多是一种商业行为,政府可以协助与当地的使馆协调支持,但是走出去的企业要做好风险评估,譬如同商业保险公司合作,把风险降到最低。一旦发生风险,更应该把风险转移给保险公司,而不能完全寄托政府来买单。

这种思路也同样适用于中资企业在海外进行并购时对风险的对冲。

在跨国并购时,即便聘请了财务顾问把关财务报表,但是很多问题直到交易完成才发现。郑艺表示,过去的操作方法通常都是把一笔钱存在银行里面作为保证金,万一出了问题,钱就从保证金里面扣。

“如果使用并购保证保险的话,在出险后由保险公司买单,就不需要把一大笔钱放在银行里面。”他表示,“这令保费成为并购规划中的一部分,而这类产品在伦敦市场上已经很成熟了。”

把成熟海外合作模式复制到“一带一路”

“一带一路”建设背后对于对冲风险、保护中资海外利益的需求是巨大的。

日前,中国保监会发布了《中国保监会关于保险业服务“一带一路”建设的指导意见》,指出要构建“一带一路”保险支持体系,大力发展出口信用保险和海外投资保险,对风险可控的项目应保尽保,推动国家重大项目加快落地,服务“一带一路”贸易畅通。

那么,要如何预估或量化“一带一路”建设中中国企业所面临的保险诉求呢?

瑞再企商保险有限公司此前在一份报告中预计,在未来15年,“一带一路”规划总计或将推升中国商业保险保费收入增长达230亿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