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经济频道首页 > 正文

从仿制到自主创新 揭秘C919大飞机逐梦之旅

2017-05-05 10:08:26    澎湃新闻网(上海)  参与评论()人

(原标题:C919首飞倒计时|从仿制到自主创新,揭秘大飞机逐梦之旅)

国产大飞机C919是中国首款按照最新国际适航标准、自主研发设计的大飞机,2017年5月5日将在上海浦东机场首飞。

然而,历史并不容人忘记,是“自主研发设计”背后的那些汗水和艰辛,铺就了现今C919的“大飞机之路”。

日前,澎湃新闻记者从中国商飞了解到了这段曲折的逐梦之旅。

仿制阶段:“英俊少年”运7出现

在中国民机制造领域,一提到仿制和测绘设计,立刻就能让人联想到被誉为“英俊少年”的运7。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航空工业经过仿制生产,已经具备相当的规模,飞机设计队伍正在成长。歼击机已由仿制走向自行设计,但是大型飞机,特别是运输机尚属空白。

运7填补了这一空白。

运7

运7由中国按照苏联20世纪60年代生产的安-24B进行测绘设计,由于“文革”期间质量失控、匆忙装机,暴露出的问题很多,占整个试飞问题的70%-80%。

但是运7最终还是取得了成功。截至1988年底,陆续生产出厂的运7飞机有56架,飞行在55条国内航线,往返56个大城市之间,成为当时国内航线上的最大机群。

自行研制阶段:运10试飞成功但最终“下马”

运10是中国自行研制的第一架民用客机。

1969年,毛泽东到上海视察工作时,问起上海有没有搞飞机?当时上海就提出可以造飞机,并于1970年正式向中央提出了上海造飞机的要求。

这架飞机就是运10,它以美国波音707-320C型飞机为参考,主要按美国1970年版联邦航空条例FAR25部进行设计。

运10

1980年9月26日,运10飞机在上海大场机场进行首次试飞成功。它的研制成功,使中国拥有了自己设计制造大型飞机的复杂技术,不仅填补了中国民族工业以前不能制造大型飞机的空白,而且使中国成为继美、苏联、英、法之后,第五个研制出100吨级飞机的国家。

然而遗憾的是,运10项目因定位和资金问题,最终“下马”。

国际合作阶段:“三步走”落空

运10“下马”后,中国制定了发展民机“三步走”的战略计划。

第一步是部分制造和装配MD-80/-90系列飞机,由美国麦道公司提供技术,提高生产制造能力;第二步是与国外合作,联合研制100座级飞机,提高设计技术水平;第三步是自己设计、制造180座级干线飞机。但到1998年秋,这些目标全部落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