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经济频道首页 > 正文

银行卡余额“不翼而飞”的背后:“撞库”早已不是电影桥段了

2017-05-02 18:14:13    第一财经  参与评论()人

如果你银行卡里的存款余额一夜之间被“搬空”,那失窃的不止是存款,还有你的手机银行、手机掌上营业厅甚至其他常用网站所有的登录用户名和密码。是的,你被“撞库”了。这并不是《谍影重重》、《007》等系列电影中的桥段,恰恰就发生在我们每个人的真实生活里。

江苏省常州市新北区人民法院近期刚刚连发五纸判决书,判决何文龙等六名犯罪分子犯非法获取计算机信息系统数据罪。经查明,该六人曾在两个多月的时间内,“撞破”微信账号及登陆密码12000余组。

随着案件的侦破,作案手法也随之浮出水面。首先,犯罪分子从网上购买含有大量用户名及密码的微信登陆数据,然后导入“小兵软件”、“逍遥安卓”、“直登小号”等非法微信扫描软件后,通过运行上述软件,采用对微信数据库实施“撞库”等手段,便可获取可以直接登陆的微信用户名和密码。

此外,这些“撞库”软件同时还会自动记录尝试登陆成功的手机号和密码,方便犯罪分子下一步行动。由于是机器自动运行,因此“撞库”的效率非常高,每分钟能验证1000个左右。

某些情况下,犯罪分子还会将这些数据转卖给他人,赚取费用,价格在每条1元-1.5元不等。

银行卡里的钱是如何消失的?

近日,上海某白领张小姐银行卡内10万余额一夜之间归零,另一位国企高管也被瞬间转走28万元,警方在侦查中发现,余额被转走的主要原因,是因为此二人的银行卡和手机运营商处的账号密码双双被“撞库”。

那么,什么是“撞库”呢?是不是一种新出现的高超的黑客技术呢?专业人士的答案是“撞库”技术早就出现了,并且也并不是特别高明的黑客技术,倒是更像“摸彩票”、“撞运气”。

“撞库”,是指拿互联网上已经泄露的账号和密码,批量尝试登录另一个网站,验证后登陆账户并进行各类违法犯罪活动,最严重的当属盗取银行账户密码并进行转账,在持卡人毫不知情的情况下造成惨重的损失。

第一步,犯罪分子从网上购买含有大量用户名及密码的网上银行登陆数据,然后导入非法撞库软件后,通过运行上述软件,对银行数据库实施“撞库”,即尝试用黑客破解的账号密码登陆网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