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经济频道首页 > 正文

新华社:“一笔交易”扭亏为盈?公司业绩突击增长受关注

2017-05-02 17:52:05    新华社  参与评论()人

卖房、卖股、卖资产……近期,上市公司2016年年报和2017年一季报密集披露,多家上市公司用“一笔交易”突击业绩增长,甚至扭亏为盈。在不少业界人士看来,正常经营的上市公司通常不会出现这种情况,“一笔交易”扭亏为盈的现象或存利益输送。

部分公司“一笔交易”就能扭亏为盈

卖房是部分上市公司最直接的“盈利”手段。如深圳惠程,3月29日公司公告拟处置名下的34套房产,初步测算总价约5021.57万元,显著影响利润表;卖房套路此前已被深圳惠程用过,其2016年出售12套房产,为公司贡献净利润2426万元,约占当年净利润总额的32%。

出售股票是上市公司业绩“爆发式增长”的另一种形式。如佛山照明迎来的“华丽转身”,年报数据显示,公司2016年所获净利润为10.72亿元,同比猛增19倍。净利润猛涨的背后是佛山照明出售国轩高科股票取得的投资净收益7.25亿元。

实际上,公司卖房卖股的动因有多种多样,有些属于正常需求,但也有不少是投机。在深圳紫金港资本管理有限公司首席研究员陈绍霞等业界人士看来,有部分上市公司会因为正常需求交易房产,也有不少公司通过卖房、卖资产美化公司业绩,存在投机现象。

在业界看来,不少“一笔交易”扭亏为盈的动因是“保壳”。如,2014年、2015年连续亏损的*ST珠江,4月28日公布年报显示,2016年净利润7330万元,实现扭亏为盈。背后原因之一便是公司转让三亚万嘉酒店管理有限公司100%的股权及位于海南省三亚市三亚湾路212号的三栋别墅房产等。

还有不少上市公司通过政府补助增厚业绩,避免被退市或被ST。比如*ST八钢已连续两年亏损,2016年实现净利润3710万元,其中接受政府补助2.47亿元,退市风险被大幅降低。还有华菱星马,2016年靠政府补助3.55亿元扭亏为盈,避免被ST等。

突击增长受监管关注

卖房卖股也好,剥离资产也罢。事实上,不管哪一种形式,其背后都有可能是上市公司的正常经营需求,但业内人士认为,不可能所有此类交易,都是上市公司正常的经营需求,在注意区分的同时,需要重点关注其中可能的利益输送等问题。

多位企业高管认为,“一笔交易”扭亏为盈的动因千差万别,不排除正常的经营需求,但公司经营通常不会刻意在年末或季末安排此类大笔交易,每到季末、年末就通过“一笔交易”增厚上市公司业绩,甚至扭亏为盈的现象可能存在利益输送等,需要特别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