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经济频道首页 > 正文

年报问询函批量来袭 商誉减值风险日渐加大

2017-04-30 06:01:14    证券市场红周刊  参与评论()人

随着年报披露工作进入最后的密集冲刺阶段,交易所的事后问询力度也在不断加强中。统计发现,自2016年年报披露以来,已有96家公司收到了交易所有关年报的问询函,公司过往关联交易以及并购重组中的业绩预测成为关注焦点。与此同时,并购重组形成的巨额商誉在今年年报披露过程中,也给越来越多的上市公司业绩表现带来了很大的负面影响。

年报问询函批量来袭

问询函给上市公司敲响警钟,并购重组中对业绩预测夸海口、借关联交易侵占上市公司利益等行为正被逐渐遏制。

观察发现,在2016年年报披露过程中遭遇问询的公司中,ST股成为交易所的重点关注对象。如*ST金源在2016年6月完成了对藏格钾肥99.22%股权的收购,藏格投资等4名补偿义务人承诺,藏格钾肥2016~2018年度经审计的扣非净利润分别不低于11.45亿元、15.03亿元和16.27亿元。而到了年报中,藏格钾肥2016年度扣非后净利润却仅为9.46亿元,并未完成2016年度的业绩承诺,差异率为-17.38%。根据相关协议,藏格投资等4名补偿义务人应在补偿义务发生时,将以1元回购的方式履行股份补偿义务。在年报问询函中,深交所要求“*ST金源补充披露相关补偿义务人需履行的补偿义务,明确后续补偿安排。同时,上述交易已构成了借壳上市,完成后,*ST金源控股股东由路源世纪变为藏格投资,实控人变为肖永明。然而,*ST金源年报却显示,根据《企业会计准则》关于反向购买的规定,此次重大资产重组不构成业务的反向购买。”对此,深交所要求*ST金源详细说明上述交易构成反向购买(即“借壳上市”),但不构成业务反向购买的原因,及其对会计处理的影响。*ST金源需同时说明,在重组实施完成后,原上市公司主体保留的资产情况。

经统计,在类似年报被涉及问询的96家公司中,ST公司就占了21家,占全部ST公司比重的30.43%。

在年报披露过程中,“高送转”公司也成为监管层重点关注的对象。监管层在关注业绩匹配的同时,更追问了公司在披露“高送转”前后的各种重组消息和增减持情况,严防股东和关联方各种花式套利的猫腻,东方通、埃斯顿、大晟文化等,都因为“高送转”方案先后被交易所出示过问询。

商誉减值风险日渐加大

近年来,随着上市A股对并购重组的狂热,并购后形成的商誉额正在不断放大。而商誉是把“双刃剑”,巨额商誉正在给越来越多的上市公司业绩带来负面冲击。2016年度,就有不少公司遭遇了“商誉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