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经济频道首页 > 正文

李扬:债务不可避免,也不可怕,关键是要可持续

2017-04-19 18:41:09    第一财经  参与评论()人

近日公布的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我国GDP增速达到6.9%,超出预期。然而,中国当下依旧处于从以制造业为主向以服务业为主的产业结构转型过程中,在经济结构转型时期,各种风险逐步突显出来。其中资金脱实向虚和资产泡沫堆积等问题互为推手,使得有关金融风险管理方面的探讨显得迫在眉睫。

在4月19日下午举办的“金融与发展论坛——管理经济结构转型期间的金融风险”上,与会嘉宾讨论了中国的债务、杠杆率问题。

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理事长李杨分析称,中国此前经历的经济增速是由经济结构逐渐变化产生的,是结构性增速。相应的,中国目前经历的经济减速是结构性减速,也是由经济结构逐渐变化所导致的。伴随这一经济结构转型的是,中国的产业结构日益从依赖工业生产转变为依赖服务业,而中国服务业的劳动生产率低于工业劳动生产率。“中国将继续向服务业占比增加转型,因此,经济增速和劳动生产率将持续下降。”他称。

而在中国经济结构性减速的大背景下,金融危机后,全球央行的货币调控手段也发生了变化,从间接调控变为直接调控,从价格调控变为数量调控。央行调控的“去中介化”使得其资产负债表扩大,资产结构改变。

对于债务问题,李杨表示,“债务不可避免,也不可怕,关键是要可持续。”

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副主任张晓晶具体分析了利息负担与债务的可持续性问题。他从利息负担、政府债务可持续性和主权资产负债三个视角分析,认为中国的债务是可持续的。

他介绍称,中国实体部门加杠杆的进程在2016年初步停止,杠杆率比上一年下降了一个百分点。“但很难说下降趋势已经形成。一方面,行政去杠杆的色彩还非常浓;另一方面,稳增长还需要由一定杠杆率支撑。”他表示,非金融企业去杠杆是重中之重。

此外,他判断,利息负担料将持续走升,超过金融业增加值。但他也表示,这是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代价”。

中信证券董事总经理高占军则表示,债务高、高杠杆是全球共同的问题。对此,他给出三个建议,即从资产端着手解决债务过高问题,把现有的债务分配到更有效率的产业,实体部门去杠杆的同时在金融部门去杠杆。

编辑:吴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