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经济频道首页 > 正文

智能驾驶:围剿下的联盟之争

2017-04-18 12:01:00    第一财经  参与评论()人

“原来只有少数奔驰、宝马等豪车才配备的智能驾驶功能,将会下放到更多的车型。”在上海车展前夕,长期研究智能驾驶,国内智能驾驶研发龙头地平线智能驾驶商务总监李星宇对第一财经记者展望说。作为中国汽车业的年度盛事2017上海车展即将开幕,第一财经记者结合本届车展提前梳理了目前汽车技术的前沿智能驾驶的现状和未来发展方向,以及对普通人出行的改变可能。

人机互动将实现人和车的顺畅交流

而就在和上海车展开幕前两周的2017年4月6日,一则消息引起各方关注,大众汽车集团(中国)与领先的人工智能( AI)公司出门问问(Mobvol lnc.)正式建立合作伙伴关系。根据双方协议,大众中国投资1.8亿美元和出门问问成立合资企业,双方各持50%的股份。

出门问问为谷歌前员工于2012年创立,为大众及其他汽车品牌研发语音辨别、自然语言加工等技术,包括通过语音输入提供导航、信息等服务的智能后视镜。

作为中国汽车市场的行业巨头,大众(中国)在智能驾驶方面出手的动作频频,其将在2017上海车展期间推出首款电力驱动的跨界多用途汽车(CUV)。新车最大亮点就是利用激光扫描和超声波实现自动驾驶

常说的自动驾驶或称无人驾驶其实只是智能驾驶的一部分,智能驾驶的另一块是HMI,也就是人机界面和人机互动这块,这将是未来非常大一块可以而且需要革新的地方。”李星宇说,在他看来大众(中国)最近的动作就涵盖了自动驾驶和人机互动。

李星宇对第一财经记者描绘说,未来人机交互技术的发展朝着更加接近人与人自然沟通的方式前进。例如,通过使用HUD,可以使得驾驶员不需要分散注意力到其它的屏幕,使得驾驶员的视线和道路还是可以继续重叠。无论是视觉还是语音,人机交互都会有一个长足的进展,“越来越多的人机交互,会通过视觉和语音发生,而且我相信语音的交互会更成熟一些。”

人机交互将优化汽车的驾驶体验,更加吸引消费者。在未来,汽车会变得越来越智能,就跟手机变得越来越智能一样,就像微软此前开发的“微软小冰”,各种人们想象不到的功能有可能会实现。

“我想从浦东某地到虹桥机场,你觉得怎么走最合适?”李星宇说,未来人机交互环境下,驾驶者会跟汽车进行交流,可以向汽车提上述开放式的提问,后者真正地实现拟人化。接受驾驶者的提问,智能汽车会根据当时的地图和驾驶环境规划出一条合理的路线。

李星宇进一步指出,在未来汽车可能会变成类似驾驶者的一个助理,很大程度上以自动化的方式去处理原本需要人工操作去处理的种种事务。比如,需要让汽车帮助驾驶者回忆一些场景,上次去过的地方在哪,什么时候等等,汽车可以帮助认出它陪伴你一起经历的所有“足迹”。

人机互动将发展得越来越不需要通过触摸屏,通过按钮,而按一种更加自然的方式让车辆执行驾驶者的意图。

自动驾驶越来越呈现融合趋势

成功运用自动驾驶方面的全球整车巨头特斯拉没有在此次2017上海车展带来新车型,但是宝马、上汽等其它车商在上海车展展示的不少车型则都有自动驾驶技术的点缀。对此,李星宇指出,中外企业在自动驾驶方面的探索会持续深化,“一个明显的趋势是,原本各自独立的辅助驾驶的功能,无论是ACC、AEB,LKA还是BSD,在趋于融合,而ADAS功能的融合为驾驶者提供了更好的驾驶体验和更强的驾驶安全。”李星宇说。

在过去的自动驾驶中,AEB(自动紧急制动)的介入比较晚,要到快要撞车的时候才介入,随着技术的进步,融合后的新的ADAS域控制器的出现,可以用更全面的方式去提供辅助驾驶,预判道路会出现危险情况时,就提供减速或者变道等操作。“融合的功能会提供更好的协调性和安全辅助的体验,比如说AEB,它可以和ACC结合,也可以和LKA或者变道辅助结合,组合出一个根据当前的交通态势的最合理的操作,有些情况不需要刹车只需要减速或变道。”李星宇说。

不过,李星宇也直言,虽然目前自动驾驶的优等生特斯拉其实已经基本实现了自动驾驶的很多功能,但是,其它企业还是能有自己的作为,尤其在中国这样的市场,因为自动驾驶呈现高度的地域化,无论从技术实现,还是商业化路径方面“中国的驾驶环境和习惯和国外有很大不同,辅助驾驶的功能和国外也有很大不同,同样在美国表现的很好的功能,拿到中国来就不一样了。”李星宇说。

除了技术层面,在公司层面,李星宇指出,在自动驾驶领域,一个非常明显的趋势就是各公司正在组成联盟,不是一家公司和另一家公司的竞争,而是一场联盟的竞争。比如微软和宝马的联盟,博世和英伟达深度的合作,通用对于初创公司的收购,本田和谷歌Waymo的合作,“这些联盟、合作和收购反映出大家认识到智能驾驶的颠覆性影响。”李星宇说。

在李星宇看来,在这样大背景下,谁第一个把智能驾驶成功做到商用将会赢得整个时代,因为自动驾驶最开始的应用的主要是to B端的物流公司和共享出行公司,这些客户的需求其实是高度类似的,传递给上游车厂的要求也是高度类似的,于是,一家胜出可能赢得几乎所有的客户,“大家接下来都会全力以赴地冲刺,希望第一个撞线,而最好的缩短冲刺时间的方法就是结盟。越来越多的合作将在这个领域产生。”

智能驾驶分别有几条路径在演进

“上海车展的智能驾驶我还得在参观后才能给出评价。”东北证券汽车电子行业分析师赖彦杰笑言,但他同时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他个人觉得目前智能驾驶分别有几条路径在演进。

首先是行业供需关系中系统级别的集成方案正在占据越来越重要的地位,个别的零部件供应未来可能往系统级的集成去演进,如智能驾驶座舱的概念的提出。

其次是智能驾驶除了之前比较火热的传感器方案外,人工智能/深度学习等的应用在智能驾驶的话语权越来越强,如GPU/FGPA/TPU等硬件未来将可能占据越来越多的份额。

还有,国产自主品牌和互联网车企品牌对智能驾驶行业的推进起到越来越正向的作用,自主品牌跟互联网车企对智能驾驶或者半自动驾驶的应用对行业来说正在成为一种示范样本。

赖彦杰表示,智能驾驶从目前的产业节点来看,作为代表公司,还是比较看好跟国际细分领域的一流企业轮毂电机protean、电制动Emb瑞典瀚德、无线充电Evantran这几家公司合作的万安科技(002590.SZ)。“当然,阿里、百度、地平线等龙头公司在智能驾驶领域的深度学习也是值得看好的。”

编辑:刘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