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经济频道首页 > 正文

监管套利遭封杀 委外通道成“消亡史”

2017-04-16 20:40:12    第一财经  参与评论()人

在货币政策变调、监管全方位从严的背景下,资产管理行业去杠杆、清通道、杜绝违规套利正在成为一个发展趋势,并使得全行业盛极一时的委外业务掉头而下。

第一财经记者从国内多家基金公司处获悉,有别于2016年定制“成灾”,眼下公募基金发行重新回归IPO模式。有基金公司市场人员告诉记者:“现在手头工作很多,如宣传材料的制作、后台的支持等,新基金发行期间将重回加班加点的节奏,公募不需要宣传、渠道的定制化日子基本算到头了。”

公募产品以公开募集发行,虽绝大部分为开放式基金无需挂牌上市,但业内仍将新基金发行称为IPO。然而,过去数年随着市场资金的充裕、成本的低廉及其无风险套利空间的存在,委外通道产品大行其道。而今,随着监管套利空间被封杀,公募等资管产品发行重新回归正常轨道。

委外盛极而衰

中国金融市场拐进了一个从严监管的时代,过去一段时间一行三会政令不断,剑指各类金融乱象。从监管的指向来看,去杠杆、清通道、风险防控成为重要调控目标。全方面监管叠加货币宽松政策的变动影响,资管行业承接银行流动性而盛行的委外业务正在走向衰退。

在此之前,公募委外业务曾经无限风光。根据济安金信的统计,截至2016年末,在公募基金中,疑似委外定制基金的数量约为633只,规模约为1.08万亿元;在非公募类产品方面,委外的规模大约有3万亿元。尽管去年下半年起监管政策不断加码,但公募委外业务仍延续了一段惯性发展期直至今年一季度。3月初,工银瑞信推出900亿委外定制型的巨无霸基金创出公募发行最高纪录震惊业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