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经济频道首页 > 正文

雄安横空出世,保定重回明朝“南大门”地位

2017-04-07 08:40:57      参与评论()人

位于邢村的宋辽古战道

雄安新区的成立,令河北省保定市雄县、容城县、安新县一夜成名。新区看似“横空出世”,背后却是一段千百年来保定从“保塞”“保州”到“顺天”再到“保定”,逐步成为畿辅重地的城市发展史。遗憾的是,晚清以降,随着临近的沿海城市天津崛起,保定的荣光被替代,其后又经历省会城市地位变化的四起四落,在起起伏伏中终于沉寂为一个北方普通小城。

雄安新区的成立无疑为保定发展带来千载难逢的好机遇。天津社会科学院研究员张利民接受第一财经记者采访时谈及保定城市兴衰时提醒,中国包括首都、省会,甚至县城在内的城市的产生与发展,和西方城市很大的差异就是政治功能特别强。

华北军事要塞

保定成为中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城市,是从公元960年北宋建立开始的。北宋失去抵御北方少数民族南下的屏障幽云十六州,广阔的华北平原直接暴露在契丹铁蹄之下。地处宋辽边境、位于华北平原中部的保定自然成了兵家必争之地。建隆元年(公元960年),宋太祖在保定设置保塞军,意寓“保卫边塞”之意。随着北宋与北方少数民族政权进入长期对峙,保定驻军数量越来越多,城市规模越来越大,行政级别也不断提升,由保塞县升级为保州。

公元979年、986年,志在收复幽云十六州的宋太宗两次北伐契丹均遭失败,对北方少数民族政权也不得不由攻变守,在西起保州沉辽泺(今徐水县东北),东尽沧州泥沽海口(今天津市泥沽村)的八百里水域内“潴水为塞”,构建一道“水长城”。不过“水长城”毕竟受水域局限,契丹骑兵一旦选择绕行,防御功能其实也非常有限。所以在宋辽订立“澶渊之盟”之前的20多年,边境城市保定大小战役不断。据历史记载,宋代著名将领呼延赞、杨嗣、杨延昭等都在此驻兵作战。

金朝建立后,1153年完颜亮迁都燕京(今北京)设立中都,保州成为京师南大门,政治地位开始上升。元朝定都大都后,在至元十二年(1275),保定升级为中央直辖,“自此始大,属中书省”,并改顺天路名为保定路,寓意“保卫大都,安定天下”,成为后世保定之名由来。“城市的主要功能代表其定位。保定在宋辽时期既是边境又是战场,其城市功能开始发展起来是在元代。元朝完成统一并定都北京后,保定成为蒙元帝国腹里,但元大都当时的首都概念并不像现在这么强。”张利民说。

明朝成立后,改保定路为保定府。明成祖迁都北京,保定府又成京畿之区,属北直隶辖地。兵部尚书于谦在谈及保定与京师之间的关系时就说,保定“府居三关之中,形势适均,缓急可赖,诚三辅之长城,两边之内险也”。明末时,发生在保定的一场战争,可谓是不负城市之名。崇祯十七年,李自成的大顺起义军一路北上时,沿途许多州县不战而降,唯有经过保定时,遭遇先头守军顽强抵抗,久攻不下,大顺军无奈之下只好绕过保定,围攻京师。直到明朝灭亡后,保定守军依然不肯投降。大顺军围攻保定一月有余,最后在内应的帮助下,才拿下保定城。

“明成祖迁都北京后,保定的战略地位才开始真正提升。一个流传至今的首都南大门的概念,就是从明朝初年流传下来的。所谓南大门,是战略要地,但还有以内陆经济为主的南大门的意思。那时保定是在北直隶管辖范围,和北京是相辅相成的隶属关系。”张利民解释。河北大学历史学院教授衣长春在一篇论文中指出,至明朝末年,保定府已经开始由军事重镇向政治中心演变,政治功能日益凸显。

保定直隶总督府始建于明洪武年间,清雍正七年重建直隶总督部院。清代重臣曾国藩、李鸿章、袁世凯皆在此总督直隶,清代许多重要历史事件与之相关,故有“一座总督府衙,半部清史写照”之说。

直隶首府的辉煌

今天保定市莲池区裕华新路直隶总督署大门口,有这样一副气势恢宏的对联:“北吞大漠,南亘黄河,中更九水合流,五州称雄,西岳东瀛一屏障;内修吏治,外肄戎兵,旁兼三口通商,一代名臣,曾前李后两师生。”短短50个字,是保定历史上最光辉时期的写照。

清军入主中原后,将明朝时的北直隶改为直隶。1724年,雍正升直隶巡抚为总督,直隶总督名列全国八督之首。康熙八年,又设直隶省,此后240多年,保定一直是直隶省的军政首府机关。《保定府志》开篇就谈道: “畿辅之志,不同于诸行省,以其有京师也;首郡之志,不同于外郡,以其为通省之极辖也”。对于“畿辅重地”,衣长春解释说,保定的军事功能被政治功能取代,保定府的统治与北京紧密相连,是京师的政治辅助区域,也是承接中央与直隶地方的重要纽带,其政治职能涵盖拱卫京师、稳定京畿等内容。担任直隶督抚的,都是亲信能吏,诸如于成龙、李卫、曾国藩、李鸿章、袁世凯等。

“中国城市的最大特点是政治功能是第一位的,产生、起步、发展都是靠政治功能。”张利民说,以保定为例,成为直隶省首府后,带来人口增加,促进城市消费发展。人类学家施坚雅(G. William Skinner)在《中华晚期帝国的城市》中就曾考证,当时保定城内面积有325公顷,远大于直隶省其余府城和县城的面积。

政治中心发展又促使文化中心发展。保定早期的莲池书院是中国有名的几大书院之一;创始于1902年的保定陆军军官学校就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所正规陆军军校,培养出的学生包括蒋介石、白崇禧、傅作义等。晚清,直隶总督还多兼有北洋大臣、大学士等要职,主持洋务运动与外交事宜,也为保定城市发展和近代化带来新契机。

保定莲池书院,又称“直隶书院”,清雍正十一年(1733年),由时任直隶总督的李卫奉旨创办,随后逐渐发展成为中国北方最高学府。

“但内陆经济下,经济发展有其自然规律,规律不一定跟着政治来走。”张利民说,表面的繁荣背后,保定城市本身经济发展并不太大,没有太多手工业,而且周边地区小麦、玉米等农业发展也没有为其城市发展做大储备。这也为后来保定的衰落埋下伏笔。

四起四落

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沿海通商口岸城市发展起来,位于保定东北方的天津开始崛起。“中国近代城市发展并非像西方一样兴起于工业化,而是因商而起。”张利民解释,天津开埠后成为广义上的南大门,有港口、河流,还建起了铁路,而保定却一无所有,与北京的关系自然变得比天津疏远得多。政治上,天津也成为更广义上的南大门和对外交涉中心,也慢慢取代了保定的功能。那时,外国使臣都是在天津和李鸿章交洽好后才进京。每年冬天封冻前,李鸿章回到保定,2月冰面开始融化后又到天津。后来继任的直隶总督索性终年驻守天津,不复回驻保定,保定政治地位进一步衰落。

近代以来,保定经历了四起四落的变化。1913年,国民政府将直隶省会迁至天津,保定第一次失去省城地位。日本人投降后,国民党河北省政府又从北平迁至保定,但在1947年迁回。新中国成立前夕,河北省人民政府定在保定,但1958年迁至天津。1966年,保定又重新成为省会城市。不过,随着1968年河北省会城市选定终于尘埃落定,迁至石家庄,保定成为省会城市的历史也彻底过去。

“真的可以说是风雨飘摇。行政区划不定,就非常影响城市发展和定位。城市发展的功能是什么?原来是政治中心,现在依靠什么,是‘南大门’还是自然资源?得有自己的发展目标。所以近代以后,保定经济发展就下降了。”

上世纪20年代初期,保定城区人口为10万人左右,1927年时由于战乱等原因,只剩下8万多人。直到上世纪30年代初期,保定城里还只有一个面粉厂、火柴厂和电灯公司。“包括新中国成立后重新将省会城市定到保定,其经济发展依然没有拉动起来。”张利民惋惜地说。

“现在雄安新区设立起来,这是保定一个重大的机遇。” 张利民长期从事华北区史研究,一直关注保定近代以后城市功能转换,“保定在新区的南边,怎么服务于保定的定位,这是当下保定市政府需要考虑的,要抓住机会把保定和雄安新区连接起来。”

编辑:吴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