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经济频道首页 > 正文

为什么中资看得懂却学不会浑水手法

2017-03-30 11:20:16    第一财经  参与评论()人

最近,把辉山乳业打得奄奄一息的浑水再次扬名香江。事后,朋友圈里开始疯传关于浑水的调研手法,许多公号的文章开始质疑,为什么那么多投资者之前没有像浑水那样发现问题?

对此类文章,我只能说,抓足了眼球,也提出了问题,但是很遗憾,对大部分中资投资机构来说,真的也就是过过眼球罢了。浑水的报告几个月之前就传遍了市场,但是仍然有大量的机构中招,特别是中资机构,还为数不少。

这里的中资,包括国企,也包括一些民营的资产管理公司。

首先,我并不认为中国的投资者不知道浑水的这些调研方法。朋友圈文章所介绍的浑水调查方式,其实早在几年前,浑水创办之初,已经有中国的财经媒体做了非常详尽的报道。甚至在更早一些年代,中国早期的财经调查记者所采用的调研手法,和浑水如出一辙。

那么,难道是中国的股票分析师比老外笨,用同样的方法,却得不出类似的结论吗?非也。在投资领域,全世界最难的CFA考试,现在几乎已经成了中国考生的天下。可以想象,在投资分析领域,中国人的聪明程度并不输给老外。

但为什么浑水能用这些调研手法判处辉山死刑,而那么多的中国投资者,特别是中资银行,却没有发现问题?

或许让我说得更浅白一些,这些在海外实际上是稀松平常的调研手法,但对于中国的投资者来说,的确很难实施。我并没有长他人志气,灭自己威风的意思。而是身边众多活生生的案例,很容易让人得出这一结论。

等级观念与激励缺失

中国不乏有能力有经验的分析师,但是很遗憾,能冲破等级观念,敢于提出自己独立见解的分析师不多。

很多时候并不是分析师的错,而是因为他们在接到调研任务的那一刻,实际上已经从老板的脸上获得了某种暗示:这个项目是一定要投的,你别太花时间研究了,你就是去实地走走过场,然后提交一个可行性报告给我签字走流程就行。

有时老板体现出来的是另一种态度:这个项目我不好直接拒绝对方,你替我去考察一下,就当是给对方一个面子,但是别太认真了,最好写得负面一些,好让我把这个投资项目推脱掉。

这种奇怪的等级观念无论是在买方还是卖方,都普遍存在。特别是在一些大型国企中尤其盛行。这就好比一个记者要去调查一个新闻事件,但是主编告诉他,上头交待过了,这事只能往好了写,不许有负能量——试问他最终形成的文字能体现出应有的客观么?

除了来自部门老总(或是跨部门的老总)的压力,个别研究员也不愿意真的得罪企业,以免日后再也难以获得与企业管理层沟通的机会。

此外,大部分中资的公司都没有真正建立起公平的奖惩机制。“聪明”的研究员当然会察颜观色,如果是基金经理或是CIO喜欢的票,大多人会想,自己还是跟风捧场比较保险一些,反正推荐错了也不会被认为是自己的问题,有老板兜着。

如果是基金经理不喜欢的票,推荐上去了,风险就比较大。因为如果你看对了,但基金经理有自己的主见,并不一定会买入(或是做空),研究员并不会因为自己的准确建议而得到奖赏;如果看错了,反而会给基金经理留下不好的印象。

这一点,和一些外资及港资研究团队不同。这些海外机构更紧密地把研究员的建议和基金的业绩挂钩。比如,在这些机构里,研究员有相当的独立性,一些资深的研究员虽然行政级别上不如基金经理,但在对于某个股票发表推荐建议的时候,可以完全不用理会基金经理的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