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经济频道首页 > 正文

渤海银行董事长李伏安:银行业要积极服务去杠杆

2017-03-29 18:32:43    第一财经  参与评论()人

我们现在需要捋清两个问题,到底中国哪些地方的杠杆高?下一步应往哪些方面努力?

何为金融杠杆?

金融杠杆是指,以较小的资金撬动较大的资金,承担高风险的同时获取高收益。有的企业太善于使用杠杆,而有的企业却不会利用杠杆,这两种问题同时存在。现在金融人才常常下到地方去锻炼,也有地方政府想方设法引进金融人才,不过有些地方政府还不知道怎么运用杠杆,而有些地方政府却把杠杆用得很好,比如上海和重庆。因此我们需要对金融杠杆形成基本概念,虽然这只是一个简单意义上的杠杆。

在宏观层面(国际清算银行口径)、微观层面和金融机构三个层面,杠杆的定义和标准存在区别。

宏观层面的金融杠杆是用来衡量一个国家和社会总体的杠杆。金融深化体现了一个国家和地区的金融发展程度和金融抑制效果,现在使用较多的指标是国家总债务量与GDP的比重。在中国,总债务更多是指信贷,这实际上就是总债务量,这个数字从宏观层面来看较大。

微观层面是针对一个企业的杠杆,主要指标是总负债与总资产的比重。一家企业的总资产在多大程度上依靠负债,我们通过观察杠杆指数来了解。

对金融机构来说,则需要参考杠杆倍数(总资产/净资产),即金融机构的杠杆是用自身资本撬动了多大的支撑资产。

对当前国内金融杠杆情况的观察和判断

杠杆无处不在,问题是怎么把握和运用,关键在于“度”。中国在金融杠杆运用方面,具有特殊的阶段性特点和中国化特征,当前国内金融杠杆的总体情况如下:

首先从宏观视角看,2008年金融危机后,中国的流动性整体是充裕的,信贷增长的速度很快,国家宏观债务扩张主要是通过信贷,杠杆率上升较快。

图1 中国广义货币供给(M2)及GDP

资料来源:Wind数据库

2008年金融危机后,中国投入4万亿拉动经济增长,广义货币供给(M2)大幅增加,M2/GDP由2008年的1.51倍增长至2016年的2.08倍,流动性整体充裕。从图1曲线走向来看,2008年是一个拐点,更长远来看,其后的上升具有一定的必然性,关键是2008年和2009年的走势到底是一贯性趋势还是受到其它因素影响。如果杠杆机制确实存在拐点,我们需要对影响拐点生成的因素进一步分析。

中国非金融部门杠杆率在44个样本国家中处于中等水平,低于同期发达经济体的281.4%,比全部样本和G20国家平均水平略高。中国非金融部门杠杆率在2009年3月后出现了明显上升的过程,2011年年底、2012年初出现了向下走的势头,而在此之后,从2012年到现在则得到进一步上升。日本一直是高债务社会,居民、政府、企业都处于高负债状态。

而我们总体保持中等债务水平,那么信贷惯性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的?中国经济主要是靠社会债务,还是靠信贷(或称作宏观社会融资总量)在维持?另外,由于社会债务及其他债务(包括信托等),总体是靠信贷行为(或间接融资行为)来推动,尽管经济增速在6%左右,但是杠杆水平发生改变的可能性远小于继续上升的可能,可能两三年内我们就能达到全球杠杆水平,最多也就需要四到五年。总之,虽然非金融部门总体的杠杆水平尚可,但是我们很难对增长速度保持乐观态度。

图2 多国总体杠杆情况(不含金融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