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经济频道首页 > 正文

博鳌论坛力挺全球化:找个新司机带路(2)

2017-03-24 12:03:10    第一财经  参与评论()人

总部位于德国哈瑙市、成立于1851年的贺利氏是一家家族企业,同时也是一家跨国公司,其集团管理委员会主席凌瑞德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全球化是一个既成事实,是没办法开倒车的,就像挤出去的牙膏,要收回去不太可能了。

凌瑞德举例说,在很多行业,比如汽车、电子、航天技术、医疗健康、半导体等产业里,完全是一个全球化和跨国性的价值链。美国整车零部件中,有至少三分之一来自其他国家。

所以,凌瑞德认为,在本国利益和全球利益中,每个国家都需要作出选择。他相信,通过辩论,美国领导人会逐渐意识到,全球化对他们是一个有利的选择。

全球化动能转换

“人气”不缺,缺的是“舵手”。

经济学家邵宇在《全球化4.0》一书中称,从大航海时代的“全球化1.0”,到英国主导的“全球化2.0”,再到美国主导的“全球化3.0”,全球化规则本身就是世界各国相对综合实力的镜像,全球化体系的更迭则折射出大国力量对比的变化。随着新兴经济体和发展中国家经济的崛起,国际经济力量对比深刻演变,全球化正在向由新兴经济体和发展中国家推动并主导的“4.0时代”迈进。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信息部部长王军在博鳌亚洲论坛上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在世界经济弱复苏和去全球化抬头的背景下,在主要大国当中,唯有中国依旧保持中高速增长,仍然高擎全球化大旗,致力于推动全球经济的合作与共赢,难能可贵。

王军表示,在中国“一带一路”倡议的引领下,亚洲区域经济发展对发达经济体市场的依赖性将逐步降低。

事实上,过去20多年,亚洲已逐渐成为拉动全球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亚洲的发展中国家经济年均增长8%,金融危机以来对全球经济增长贡献率达到50%,目前亚洲经济总量已占世界30%以上。未来几年内,亚洲将成为世界最大的商品服务生产者和消费者。

而整个亚太地区,通过太平洋的连接,则成为世界贸易最活跃的地区之一,也成为全球自由贸易和政治动态的风向标。

根据最新出炉的《博鳌亚洲论坛亚洲一体化进程2017年度报告》(下称《报告》),近年来亚洲区域内贸易依存度呈现出上下波动的特征,但2014年开始变为负增长,2015年则降至最低点,其中亚洲区域内中间品的贸易出现9.8%的大幅下降。《报告》认为,可能原因是亚洲一体化受到了外部侵扰,阻碍了亚洲经济体间的联系。

银监会原副主席蔡鄂生在论坛上表示,除美国倾向于贸易保护主义外,在英国脱欧以后,大家对欧洲的贸易保护主义的关注度也大大提升,但亚洲目前仍是一个很好的区域经济体。

周文重说,亚洲区域一体化是博鳌亚洲论坛的使命和宗旨,也是创立论坛的初衷。回顾历史,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爆发,亚洲经济遭受重创。危机的教训是深刻的,教训之一就是亚洲各国在危机面前不能各自为政。

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第一大贸易国、第二大对外投资国、全球经济增长最大贡献者,中国在新一轮全球化进程中被寄予厚望。

“一带一路”探路

全球化的一个成功案例就是“一带一路”建设。

周文重表示,从某种意义上来看,“一带一路”就是中国版的全球化设想,对沿路沿线的国家来讲,如果真的能够做到共商共建共享,把各自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或者说各自确定的目标都在“一带一路”大的盘子里面加以推进,走向命运共同体是可以预期的。

在一个主题为“民营企业圆桌:走出去、走进去、走上去”的闭门会上,30多位中国企业家更是围绕走出去和全球化讨论热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