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经济频道首页 > 正文

警惕过度金融化负面效应

2017-03-21 22:01:40    第一财经  参与评论()人

近年来,实体经济与金融的关系成为各界关注焦点,不论是此前决策层提出防范资金“脱实向虚”,还是刚刚闭幕的中国发展高层论坛上热议的中国经济过度金融化,无不与此相关。

刚刚过去的2016年,中国经济总量实现了6.7%的增长,重夺世界增速第一。但依靠巨量信贷投资推动经济增长的逻辑并没有改观,且与这种增长逻辑随之而来的是金融业过度发展,并与实体经济进一步脱节。

一般而言,金融为实体部门提供服务的同时,也需要实体经济承担金融市场的运行成本,金融本身并不能直接创造价值,而是通过为实体经济提供服务,让实体部门更有效地创造价值。但近年资金“脱实向虚”和过度金融化,使得金融体系不断膨胀,对实体经济负面影响越来越大。

工业和信息化部部长苗圩即在发展高层论坛上表示了担忧:很多银行资本并没有投入到实体经济,而是体外循环、以钱生钱,如果不改变这种现象,尽管短期内银行的效益会非常好,但长期积累起来就是一个系统性的风险。国务院副总理张高丽亦指出,要把防控金融风险放到更加重要的位置,确保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

目前中国经济过度金融化主要表现为:金融占GDP的比重快速提升,如今超过发达国家的水平;社会上出现一哄而上办金融现象,各类新金融、准金融、类金融遍地开花;不少金融机构存在体内循环、资金空转现象;部分实体企业片面强调产融结合,企业过分倚重和扩大金融板块比重,导致金融行为投机化。

从数据上看,央行2016年金融机构贷款投向统计报告显示,2016年各项贷款总额比上年增长13.5%,其中企业经营性贷款同比增长6.6%,工业中长期贷款增长3.1%,新增贷款之中,高达45%的是房地产相关贷款,而房地产在近几年已明显金融资本化。

之所以出现过度金融化,一方面是当前实体经济比较困难,制造业在尚未完成转型升级时后劲不足,这体现在民间投资增速持续下滑等;另一方面,目前不少所谓的金融创新处于监管边缘和空白地带,尤其是在金融业跨界和综合经营,以及新技术运用的背景下。

换言之,虽然中国经济稳中向好,但实体经济仍处于多重风险和不确定性交织阶段,特别是资金“脱实向虚”和过度金融化现象,令实体经济饱受负债高、周转慢、投资动力不足之忧。

因此,要将防范过度金融化,上升到防范资金“脱实向虚”的高度。或者说,两者原本就相互作用,资金持续“脱实向虚”,令过度金融化愈演愈烈,而过度金融化又加剧了资金“脱实向虚”。

治本之策自然是加快制造业转型升级。虽然近年中国创新成果不断,但制造业创新的体制机制还不完善,仍然存在着一些制约创新的因素。因此要继续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全面推进“中国制造2025”,助力制造业提质增效。一旦中国制造业大有可为,经济转型成功,资金有望“脱虚入实”,过度金融化也将自行消减。

同时,目前的金融监管对于过度金融化亦难辞其咎。因此,需加强金融立法,注重实质大于形式;加强审慎监管和协同监管,逐步实现金融行业统一监管。重点管制链条过长、杠杆过高、结构性过于复杂的和存在着监管套利和监管真空金融业务。

如今,各界对于中国经济过度金融化的担忧与日俱增,实体经济的投资积极性受到严重影响,对于防范过度金融化的呼声,不能坐视不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