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经济频道首页 > 正文

科沃斯钱东奇:希望退休时带一个机器人伴侣回家

2017-03-19 14:01:23    第一财经  参与评论()人

服务机器人广阔的市场容量空间, 正让越来越多的资本和企业进入这一领域。但实现服务机器人从“工具”到“伴侣”的跨越却并非一朝一夕可以完成。

在近日举办的2017年中国机器人行业论坛上,科沃斯董事长钱东奇为服务机器人从“工具”向“伴侣”的越阶设定了自己的路线图。

人工智能在人们日常生活中正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而人工智能的发展也在快速推动服务机器人功能的完善。

但是,对于主要面向人类的服务机器人来说,在智能化、安全性、可靠性等方面的要求都远高于其他种类的机器人产品。去年发生在深圳的机器人“小胖”意外事件,引发人们对服务机器人安全性的关注。

在钱东奇看来,服务机器人的意外事件往往引起社会的担忧主要是两方面造成的。“首先,由于急功近利心态的使然,很多服务机器人企业才技术并未成熟,冒然地给产品赋予了过高功能定位,这激发了用户的过高预期。因此一旦发生意外事件,就会迅速发酵为服务机器人整个行业的问题。”钱东奇向第一财经记者表示。

正因如此,钱东奇为科沃斯设定了从“工具”到“伴侣”发展的路线图。而关键就是找准技术路线和产品路线的平衡点。钱东奇告诉第一财经记者,“技术能够达到什么程度,就应该呈现出应有的产品形态。”

在钱东奇看来,资本是把双刃剑,如何让资本成为推动服务机器人领域发展的推动力,而不是让服务机器人产业成为资本“击鼓传花”的工具是资本方、机器人企业共同思考的问题,也是双方实现共赢的前提。

可是在越来越多资本进入服务机器人行业的当下,许多急功近利的企业更倾向于讲故事,恰恰忽略了服务机器人从“工具”到“管家”需要长时间的技术积淀。

讲故事谁都会讲,但技术和产品才是服务机器人的基石。依靠资本助力,科沃斯正通过人工智能布局“智慧家居”。钱东奇说,“我们放眼未来,人工智能确实给了我们很多助力机器人发展的路径”。

不过,一味追寻酷炫的技术并非是一款好的服务机器人的充分条件。钱东奇告诉第一财经记者,一款好的服务机器人到了用户手上,最佳感受就是用户没有感知到技术的特别性,反而舒适便捷是第一位的。技术与用户无关,用户看重的是这些产品解决问题的能力。“站在服务机器人企业的角度来看,用户的痛点和需求就是行业最大的风口,而背后的技术只是为了满足这种需求的。”

正是因为解决痛点能力的欠缺,才使服务机器人的空间受限。以扫地机器人为例,目前国内市场总容量400万台,而洗衣机的容量已达到4000万台。扫地机器人市场容量受制的原因就在于用户并没有把扫地机器人当成必需品。

在钱东奇看来,未来家庭的控制中心应该是机器人,它是人的助理,“是机器人,更是家人”。它是家庭智能终端的入口,未来会形成“智能家居-机器人-住户”的生态圈。

据国际机器人协会(IFR)近日发布的数据,未来三年内,服务型机器人的市场规模预计将达到460亿美元(2015年仅为70亿美元)。目前,服务机器人领域还处于蓝海市场,但初步竞争逐渐显露。

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截止到2015年底,我国60岁及以上老人数量为2.22亿,占总人口比例已经达到16.2%。进入老龄化社会的中国,家用陪护确实是一个巨大的市场。

随着这一市场规模的不断扩大,大型品牌家电及电子设备提供商、中小型家庭服务机器人制造商等竞争者都开始加入,市场竞争程度将会进一步加剧。

显然,老龄化的加剧,伴生中青年人口增速下降,正为服务机器人特别是养老服务、家居服务等打开市场空间。

而以科沃斯为代表的服务机器人企业也开始纷纷布局这一领域。展望未来,钱东奇向第一财经记者表示,希望在自己退休时可以带一个机器人伴侣回家养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