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经济频道首页 > 正文

刘世锦:政府总是有意无意把房价往高推

2017-03-19 11:21:15    第一财经  参与评论()人

首先我问大家一个问题,中国下一步最大的增长点在什么地方?我的答案就是大都市圈,大家注意到,最近一段时间,珠三角、长三角、京津冀,都加快发展,资源和人才都往这个地方集中,这样一个大的趋势很正常。

在这种情况之下,中国经济下一步就是转型升级,创新服务业的发展。大部分都会发展成这些大的都市圈,但是面临的问题是,城市现在太拥堵,房价过高,人太多,空气也不好,怎么解决这个问题。我想提一个解决问题的方案,就是城市结构的转型。

过去,比如北京三环五环这个小范围内,集中了很多功能,这么拥堵的小城市,转化成核心城市+大批小城镇的网络性城市。简单说就是有产业支撑,由轨道交通连接起来,有高水平的服务。

具体来讲,比如在北京周围20公里,最多不超过50公里的范围内,我们建几十个小镇,每个小镇有10万人、20万人,不要超过30万人,把北京的大学城、科研城、媒体城,特别是央企能不能搬出去,搞一些电力、电讯、航空、航天、石油、石化等。国企可以去,民企也可以去。

在这些地方吃住结合,住在这个地方,工作在这个地方,不需要大量的通勤。房子可以再便宜一点,空气可以好一点,如果在北京开个什么会,比如到钓鱼台国宾馆开会,坐高铁20分钟就到了。这样的情况出现以后,其实北京下一步经济增长的潜力还是很大,轨道交通,房地产潜力还很大。

如果这样一个结构能够有的话,我想大概北京能住多少人呢,可能比现在还要多一点,但是这样的图景要实现难度相当大。下一步就是需要有一个推进的机制和改革,我最近和北京市有关方面的领导同志也在探讨这个问题,怎么让大家有积极性干这个事,他们说北京各个区都在市区里,没有这个积极性,我说我们能不能创造一种叫做“区带镇”的体制,比如让某个区,我们这是海淀区,带5个镇10个镇,把人口这些地方疏解,GDP和财政税收都算到这个镇上来,有没有这个积极性呢。

除此之外,我们就要进行一系列的改革,首先最重要的一点,就是我们已有的城市化发展的理念、战略和政策需要大的调整。比如这么多年,一直在限制大城市的人口,首先是你能不能限制得住,实际上限制不住,比如从几百万到一千多万,两千多万,限制不住。

另外得回答一个问题,这种限制是对的吗?就是我们一方面讲,我们要转型升级,要创新,要发展服务业,另一方面你不让人聚集,这些东西是出不来的。这是第一个问题,我觉得需要思考。

第二个就是城市政府,有意无意把房价往高推,为什么这么搞呢,卖地有收入。但是我想,如果地价过高以后,成为生产运营各方面最大的成本,整个城市运营成本上去以后,你是没有竞争力,城市相当一部分产业可能会衰落。

所以我说你是得到了一个卖地收入的芝麻,最后把整个城市转型升级服务业的发展,创新发展的大的蛋糕,那个西瓜给丢了,捡了芝麻丢了西瓜不合算。所以城市经营者的思路和战略需要调整,下面土地制度要改革,住宅用地普遍是偏低的。农村土地制度改革,三中全会讲的很清楚了,能不能加快推动。

最后讲一句,就是房地产税还是要出的,也不能拖的时间太长,如果有房地产税,你可以进行结构调整的。所以这些任务都很艰巨,时间已经到了,我就讲这样一个图景,看我们有没有可能朝前推进。谢谢!(刘世锦系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副理事长、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原副主任)

本文为刘世锦在“中国发展高层论坛2017”上的演讲,第一财经转载自“人民币交易与研究”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