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经济频道首页 > 正文

中国“小皇帝”胃口的全球化历险记(1)

2017-03-17 09:21:14      参与评论()人

《喂养中国小皇帝》英文版封面,呈现大规模生产与消费的图景。虎头虎脑的中国男孩大口咬着汉堡,这是肯德基进入中国后经久不衰的餐点组合。

在鲁迅1927年写下的童年记忆里,蚕豆、茭白、香瓜、菱角这些食物总是熠熠生辉。那一代作家笔下的童年吃食,极少是专为儿童制作的。与中国历史上以往任何时期一样,改革开放之前,孩子一旦断奶,所吃的东西就迅速与成人接近。直到1979年的《辞海》,也还没出现“儿童食品”一词。巨变发生在80年代。经过一段时间的经济积累,中国儿童食品产业走上了高速发展的轨道。孩子们的“胃口”迎来了史无前例的变化。

在清华大学社会学系教授景军看来,“儿童食品”这一说法在中国大众文化中是崭新的,它是社会变迁中一个很重要的“语言学标志”。上世纪90年代,哈佛大学人类学系资深教授华琛(James L. Watson)在费正清中国研究中心发起的“中国社会饮食消费格局”项目,就是对这一变化的专题研究。参与这一课题的9位人类学家,用9篇调查报告呈现了当时已被称为“小皇帝”的中国儿童所经历的饮食变迁。这些研究构成了《喂养中国小皇帝》。2000年,该书由斯坦福大学出版社出版。17年后,中文版才由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

喂养中国小皇帝景军主编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7年1月版

在这个研究团队里,除华琛本人之外,其他8位皆为他的同事或学生。他们之间情感亲近,所作研究既相互独立,又高度呼应。学者们分别选择了市场、政府、传统价值观、商业主义、全球化等角度切入,阐释了中国独生子女饮食变迁的历程。当这些文章被放在一起,便构成了一幅连续、立体的社会图景。

景军是华琛在哈佛大学人类学系的弟子,也是《喂养中国小皇帝》的主编。2000年,他放弃了纽约市立大学的终身教职,受邀前往新筹建的清华大学社会学系。除了对中国独生子女的持续关注之外,艾滋病防治政策、历史记忆、水库移民、生态抗争运动、弱势群体都是他的研究主题。如今回看这一多年前的调查,他认为,得益于当时这个团队的审慎态度,收录于这本书里的绝大部分结论依然站得住脚,而且学者们当时提出的一些预测,也已经成为今天的现实。而令他稍有些始料未及的是:原来大家侧重于关注消费带来的幸福,然而当人们的物质需求如此迅速地得到满足之后,与消费相伴随的焦虑又是如此深重。

儿童食品塑造文化权威

项目开始之前,团队中的每一位学者都曾对中国进行过不同的研究。当他们希望就同一主题展开合作的时候,“儿童饮食”成了他们最终的选择。他们意识到:在中国,家庭是永恒的人类学话题,但“儿童食品”却是其中全新的子话题。如何养育儿童突然成了这个社会的焦点。此后20年间,这个问题也从未消弭。“有孩子的家庭里,毒奶粉等食品安全问题所引发的焦虑显然更为严重。”景军说。

90年代中期“儿童食品”问题的提出,意味着他们需要处理这样一个独特的社会背景:中国的改革开放政策与独生子女政策在70年代同时落地,与此同时,全球化与消费社会正大步到来。当人们将“儿童饮食”这一问题嵌入其中,整个发展过程变得多元、复杂、充满矛盾。同时,这一过程也是对中国社会转型的一种折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