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经济频道首页 > 正文

4000亿保健品市场,谁在忽悠老年人(1)

2017-03-15 22:41:17    第一财经  参与评论()人

3月,山东青岛,正是海风逐渐变暖之时。一位60岁老人,因前后投入数万元购买保健品,之后感觉到上当受骗,留下一封遗书,在海边自杀身亡。

这只是保健食品乱象的一个缩影。

随着我国老龄化的加剧,一些保健品企业利用老人渴求健康和摆脱寂寞的心理,采用各种营销手段,忽悠老人上当受骗的现象层出不穷。

一些保健品企业甚至形成了专门针对老年人的营销模式:打着“专家”的幌子邀请老人参加健康讲座、免费赠送礼品、嘘寒问暖、现金返还,甚至组织免费旅游、免费体检等,吸引了一大批老人的信任、购买企业的产品。

昨天,全国人大会议闭幕后,李克强总理会见中外记者。一位记者问:“今天是‘3·15’,总理您能给消费者说几句话吗?”

总理再次驻足,回答了这个“追加题”:“我和大家都是消费者,都需要权益保护,用网络语言说:我们要给优质产品‘点赞’,把不良奸商‘拉黑’!”

因老龄化驱使所带来的刚性健康需求市场,被各种名目混杂的“保健品”充斥,鱼龙之下,对于信息获取不多的老年人频频遭骗,如何把这些不良奸商“拉黑”呢?

在新修订的《食品安全法》之后,《保健食品原料目录与功能目录管理办法》也即将出台,这部专门针对保健食品领域的管理办法,但愿能给这个市场乱象带来一股清流。

谁有资格称“保健品”

在众多“保健品”中,有一类产品属于“保健食品”,它是指声称具有特定保健功能或者以补充维生素、矿物质为目的的食品,即适宜于特定人群食用,具有调节机体功能,不以治疗疾病为目的,并且对人体不产生任何急性、亚急性或者慢性危害的食品。

从国家食药监总局2015年食品安全监督抽检结果中可以看到,保健食品的合格率为96.5%。如此高的合格率,为何这个市场还在质疑保健食品?乱象之下的真相到底是什么?

“很多宣称的功能都不是保健食品的功能。为了吸引老人,夸大宣传,他们宣传的往往是个例,以及没有经过科学的双盲实验的统计数字。”国家保健食品评审专家、北京联合大学教授金宗濂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被忽悠的不仅仅是信息知晓比较少的,即使有知识的老年人也会受骗上当。”

金宗濂认为,一些不法生产经营者为追逐高额利润,采用不正当的手段推销产品,比如社会反映强烈的传销和非法会议营销等,违规宣传产品功效,误导和欺骗消费者,尤其对中老年人和病人更加具有欺骗性和诱惑性。

保健食品这个字眼出现在上世纪80年代初。随着人们保健意识和需求的增强,市场上出现了很多声称具有一定保健功能,但与传统食品原料和形态存在较大差异的食品。同时,还出现了以滋补营养、保健康复为主,但治疗作用不明显或无治疗作用的产品。

踏着“三株口服液”、“脑白金”、“脑黄金”的踪迹,保健食品走到了今天。在火热的保健品市场背后,乱象层出:有的被包装成了“包治百病”的神药,有的则打着“保健食品”的幌子装着普通的食品,大量“三无”产品依靠“忽悠”蒙骗消费者赚取暴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