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经济频道首页 > 正文

三位一体大推进策略:全球化的中国镜像(1)

2017-03-15 20:01:01    第一财经  参与评论()人

中国的全球化之路是如何一步步走过来的?

2001年,通过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中国及时加入了全球供应链。为什么出口导向会赢,并非仅仅是比较优势发挥了作用,而是这次融入世界的努力,与美元体系下有效的消费国、生产国和资源国的全球三元分工相匹配。这就是全球化3.0,它首先提供了巨大的终端需求。中国幸运地、及时地以举国之力加入了这个美元主导的全球供应链体系,开足马力为全世界市场进行生产。

同时资本,包括外商直接投资(FDI)和热钱也滚滚而来,它们都以外汇储备的形式引导出更多的货币和信贷的投放。

此外,全球化还提供了技术和产业的转移,这种转移的正的外部性特别明显。中国充分利用了发达国家主导的产品内分工,通过外包获得样品,然后反向工程获得技术。

所以中国成功的关键在于能够迅速而广泛地在全社会范围内传播与积累知识。同时软性的现代科技和管理经验的引入,给中国经济带来的长期影响远远超过了比较优势所可以覆盖的范畴。

例如,一开始通过吸收国有企业人才和技术壮大起来,并改变了行业内的竞争格局的乡镇企业,很快开始自行升级,聘请职业经理人,而职业经理人把他们在MBA课程里学到的东西,治理去家族化、生产福特化和注重微笑曲线的两端——研发、营销和品牌建设,一股脑进行了试验并获得了一些成功。这也正是所谓后发优势的主要来源。

更巧妙的是,中国本身市场也很巨大,这不仅仅是有利于进口替代,很快更物美价廉的中国仿制商品成就了出口导向,再加上国内市场消化了一部分出口转内销,中国制造才获得了一个足够的成长空间。

超大市场、超多产能和超强模仿——这才是东亚胜出而拉丁美洲失败的关键。

最后,全球化还提供了规则和制度,市场主义的最大边界当然就是国际贸易和国际金融,任何希望从中获益的经济体都必须服从全球市场的“规则”,“与国际接轨”进而改造自己的市场、社会、政府以至思想。

全球化红利的本质在于,美国主导的生产国、消费国和资源国的分工,连接它们的就是储备货币的循环投放,加入 WTO加速了这一过程,WTO的规则更多涉及销售而不是生产,这样对中国的总成本领先策略是有帮助的。

全球化不但提供了需求,还提供了要素包括技术和资本,最重要的是提供了制度,也就是与国际规则接轨,这就形成了传统计划体制外的市场平行世界,通过竞争机制的鲶鱼效应来做增量改造,直到引发原来主流部分的体系性变化。

总体上看,外来的竞争优化了市场结构,改变了资源配置的参数和环境,连同技术扩散一道,大幅提升了中国经济的全要素生产率。因此中国应该特别感谢开放和全球化3.0,这正是和平环境下完成原始积累和赶超式发展的唯一可能选项。

随着中国的入局,全球化3.0渐入高潮。但就算是中国幸运跟从了全球化潮流,为什么中国增长能如此之快呢?这是因为基于全球竞争环境和中国自身的禀赋基础,政府以强大的资源动员能力直接或间接地支持生产、出口与投资,追求GDP高速增长——我们称之为“大推进”战略。

这是一个贯彻国家意志的上下结合的过程,三种力量在其中各自扮演适合自己的角色,共同推动了高速增长。中国的特殊性其实在于其规模和速度,其量级将最终倾覆它正在依附着的这个国际经济金融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