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经济频道首页 > 正文

有效、精准投资:2017稳增长扩内需要诀(1)

2017-03-08 22:49:28    第一财经  参与评论()人

在经济下行压力不小的情况下,投资仍是经济稳增长的重要手段。不过,在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后,加快供给侧改革,扩大有效投资、精准投资,才能真正成为稳增长的利器。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3月5日在作政府工作报告(下称“报告”)时指出,要适度扩大总需求并提高有效性。我国内需潜力巨大,扩内需既有必要也有可能,关键是找准发力点。要围绕改善民生来扩大消费,着眼补短板、增后劲来增加投资,使扩内需更加有效、更可持续,使供给侧改革和需求侧管理相辅相成、相得益彰。

不搞大水漫灌

从各地公布的“两会”政府工作报告来看,部分中西部地区的2017年固定资产投资目标较2016年有所提高。有统计显示,在23个已公布目标增速的省份,2017年固定资产投资目标的规模已超过45万亿元。这同时也让人感到担心:为了保障经济的平稳增长,中国是否又在重回投资刺激的老路?

对此,国家发改委新闻发言人李朴民在3月1日的新闻发布会上说,“固定资产投资规模”和“投资刺激计划”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不具有可比性。

这其中,“固定资产投资规模”是全社会以货币表现的制造和购置固定资产活动的工作量以及与此有关的费用,“固定资产投资规模”既包括政府投资,也包括民间投资,还有外商投资等其他投资。“而所谓‘投资刺激计划’,是在特殊时期需求不足的情况下,主动增加政府投资的规模,来拉动内需、稳定增长。”

李朴民说,当前,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制约经济发展的因素,有周期性、总量性的,但主要是结构性的。结构性问题,供给和需求两侧都有,但矛盾的主要方面在供给侧。因此,促进经济平稳健康发展,不能靠粗放型发展方式、靠强力刺激抬高增长速度,不能搞“大水漫灌”式的强刺激。

也就是说,未来投资必须更注重效益,必须与供给侧改革相吻合,才能真正发挥稳增长的作用。

广东综合改革发展研究院副院长彭澎说,投资有很多方向,但当前还是要投向影响经济可持续发展和转型升级、满足社会民生需求的领域。

贵州省社科院研究员胡晓登对第一财经分析认为,投资仍然是当前我国经济增长的最重要支撑,但“不能为投资而投资,不能为刺激经济而刺激经济,没有效益,投下去只会有副作用,只能是饮鸩止渴。”胡晓登说,没有效益的投资短期内能够见效,拉动一下GDP,但长期来看负面作用很难消化。

胡晓登称,提高投资的有效性与目前我国加快推进的供给侧改革是紧密相关的。供给侧的改革主要是提高供给质量,包括改进技术、提高科技含量等,现在我国供给端数量严重过剩,但质量明显不足。

扩大有效投资

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显示,受世界经济增长乏力、国内市场需求不振、传统行业产能过剩等因素的影响,2016年全国固定资产投资增速有所放缓。全年完成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596501亿元,同比增长8.1%,增速比1~11月份回落0.2个百分点,比上年回落1.9个百分点。

目前,我国固定资产投资主要包括三大领域:工业、房地产和基建投资。在这三大领域中,2016年,工业投资增速有所回落。数据显示,2016年制造业完成投资187836亿元,比上年增长4.2%,比上年回落3.9个百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