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经济频道首页 > 正文

BIS证伪“美元荒”,首提中国债市及理财风险(1)

2017-03-07 22:01:35    第一财经  参与评论()人

3月7日,有“央行的央行”之称的国际清算银行(BIS)发布季度报告称,反映全球流动性的关键指标过去有所好转——非美地区美元融资大幅回升。同时,报告也首次对此前出现大幅波动的中国债市以及理财产品风险予以关注。

BIS数据显示,截至2016年9月的6个月间,非美地区非银机构美元融资激增至10.5万亿美元,大涨4200亿美元。这是衡量全球流动性的关键指标,也是BIS定期发布的针对全球金融市场融资难易程度的综合指标。

此外,由于美联储加息预期飙升、美国货币市场共同基金(MMMF)改革使得一些金融机构损失了美元融资,“美元荒”担忧也持续升温。但BIS发现,在2016年三季度末,全球非美银行美元融资总量创下了9万亿美元的历史新高,并未受其影响。

回顾2016年一季度,全球非美地区非银机构的美元融资出现2007~2009年危机以来首次下跌。BIS经济顾问与研究部门负责人申铉松曾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全球流动性指标自2009年首次停止增长,表明全球流动性条件可能已经开始收紧,而这对于新兴经济体而言影响巨大。”不过,目前似乎情况有所缓解。

美元荒担忧缓解

BIS表示,2016年下半年以来,全球融资环境复苏,向非美地区非银部门发放的美元银行贷款在2016年三季度同比上涨2.4%,而2016年前两季度增速仅为1%。以融资金额来看,美元融资上升了4200亿美元,其中新兴市场借款人占了三分之一,即3.6万亿美元,该数据首次包含了中国和俄罗斯银行发放的融资情况。

由非居民和非金融部门持有的美元计价债券去年三季度同步上升6.2%,一、二季度分别为4%和5.9%;非美地区的非金融机构美元融资(包括银行贷款和债务融资)从2016年一季度末的8.1万亿美元升至三季度末的8.4万亿美元。

截至去年三季度,非美国银行的资产负债表美元融资上升到了9万亿美元,这一好转实则有些出乎意料。

BIS此前预计,从2016年10月正式生效的货币基金(下称“货基”)监管改革,将导致约4150亿美元的资金在2015年9月至2016年12月间从非美银行撤离,转入政府货基。

具体而言,BIS测算,在这五个季度中,非美银行从优质货基损失了约5550亿美元,但从政府货基获得了约1400亿美元的回购资金。

基于这些证据,许多研究分析认为,非美银行将遭受美元资金短缺。然而事实却恰恰相反,“这种结构性的变化也展现了美元融资在全球银行体系中扮演的重要作用。”申铉松表示。

2014年7月,美国证监会(SEC)出台货基监管框架改革方案,新规部分条款于2016年10月 14日正式实施。新规要求优质和市政货基采用“浮动”净值,这无疑会降低这类基金对投资者的吸引力,不执行浮动净值规定的政府货基对投资者的吸引力则相应上升。

根据投资标的划分,美国货基市场可分为政府货基、优质货基和市政货基。美国政府债券通常被认为是安全性和流动性更好的标的,对其的监管限制相对较小。这意味着资金会从商业票据、存单市场撤出,逐步转移至政府债券市场。

这一监管新规是为了打破隐性担保,即此前机构投资者能够全额收回投资本金(即不低于票面价值),美国货基在金融危机前从未跌破1美元的净值。

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特别是雷曼兄弟破产后冲击货币市场造成的混乱局面,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美国对货基的监管。危机期间,美国历史悠久的货基管理公司Reserve Management旗下的货基净值跌破1美元,引发大规模赎回,并快速扩散至其他优质货基。之后,美国财政部启动对货基的临时保护计划,才使其净值稳定在1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