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经济频道首页 > 正文

掘金“两会” A股主题投资“含金量”大比拼

2017-03-07 16:52:49    第一财经  参与评论()人

股市投资掀起“两会风”。3 月5 日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上,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作政府工作报告。在总结过去一年取得成绩的基础上,提出了2017年的发展目标及政策实施方针。

作为国民经济发展的“指向标”,每年政府工作报告都给当年的投资主题定下重要基调,牵动市场神经。基建投资、“一带一路”、国企改革、人工智能、京津冀一体化等主题投资的热度因“两会”的召开再次升温。

面对扑面而来的主题投资热潮,该如何布局?市场人士表示,因投资逻辑明晰,国企改革、“一带一路”和京津冀一体化等主题含金量更高,环保和人工智能主题的投资价值或稍逊一筹。更需注意的是,由于巨量资金将入局,基建主题受到多家券商推荐;但也有市场人士警示纵览过去三年基建投资的落实度并不理想,2017年地方政府投资难言“爆发。

“掂量”主题投资“性价比”

作为A股的主要投资策略之一,主题投资借两会传达的经济信号再次升温。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暗含哪些投资机遇?多位分析师向第一财经记者称,他们看好国企改革、“一带一路”、京津冀一体化、人工智能、环保和基建投资等主题。

当然,市场对多个投资主题的含金量判断也迥然不同。“强主题必须同时具备三大要素:其一自上而下推动的意愿非常明确;其二主题的想象空间大,行业天花板暂时看不到;其三政策或者事件催化剂密集。”国泰君安策略团队此前在报告中表示。

国泰君安分析师指出,国家自上而下的推动意愿非常明确,意味着该主题获得了从国务院、国家相应部委再到地方政府政策上的支持,当中任何一个环节不连续都会导致政策的执行力下降,从而使得主题投资的逻辑受到削弱。因此分析自上而下的利益链条至关重要,成功的体系性主题往往具备这一要素。

一大型券商首席策略分析师对第一财经记者说:“国企改革、‘一带一路’和京津冀一体化等主题的价值相对确定。”

以国企改革而言,其特点是不断有新的标的出现,有新的国企改革方案和计划出台。具体而言每三个月新增的标的和细分方向、国企改革的省市均不同。从政策预期到政策兑现,这一领域反复有投资机会显现。前述首席策略分析师认为:“与过去相比,虽然这类主题投资性价比并不高,但纵观2017年这一投资逻辑没有被证伪的可能性。”

再以“一带一路”为例,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发布的《“一带一路”建设进展报告》显示,我国在政策沟通、重大能源项目等设施联通方面、贸易领域和资金融通方面达成多项协议。“由相关会议带来了批量订单,但当前这些事件还未真正发酵,后续投资布局的价值相对较大。” 前述首席策略分析师表示。

又以京津冀一体化而言,后续部分政府职能部门将继续搬迁,相关政策的扶持也较为确定,该策略分析师称,同时当前这一主题的相关股票涨幅不多,投资性价比相对较高。

与之相对,环保和人工智能主题的投资价值或稍逊一筹。

尽管当前环保主题被多位券商分析师推荐,但环保企业的商业模式受制于政策走向,这一主题的股价表现仅在某一阶段较为强势。从历史经验来看,或许是在有突出业绩之时、或许在有政策扶持之际,其股价才会短期上涨,但不会出现全面、系统的上涨。在两会之风吹过后,环保主题的后续投资价值或将降低。前述首席策略分析师说。

“当前布局人工智能为时尚早。”一中型券商的首席分析师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在2015年和2016年若相关主题的投资价值无法被证伪、未来空间甚是广阔,其相关主题的股价定会‘一飞冲天’。但与过去相比,当下在整体风格偏价值投资的市场环境下,人工智能主题向上发酵的空间已然大不如从前,当前人工智能公司的业绩和行业景气度很难被验证。与此同时由于这些标的可想象空间依旧存在,其估值约在40倍左右投资性价较低。”

布局基建现分歧

基建股受到多家券商分析师的大力推荐。光大证券研报表示,要把握两条确定性较高的投资主线。从本次政府工作报告的增量信息中,我们认为大基建和大环保两个板块获益最为直接。基建板块聚焦交通运输、民用航空、电信基础、水利环境等相关行业的投资机会。

多家券商分析师对基建主题大力追捧的主要原因是,从中央到地方的政府工作报告均表示将大力支持基础建设的投资。

从中央而言,政府工作报告显示,今年要完成铁路建设投资8000 亿元、公路水运投资1.8 万亿元,再开工15 项重大水利工程,继续加强轨道交通、民用航空、电信基础设施等重大项目建设。中央预算内投资安排5076 亿元。

从地方而言,此前有媒体统计已公布2017年固定资产投资目标的23个省份,累计投资额超过45万亿元。

更为权威的数据也侧面印证了媒体的统计。3月1日,国家发改委秘书长、新闻发言人李朴民表示,固定资产投资规模跟GDP是一样的,是总量的概念,不是增量的概念。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显示,2016年中国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60.65万亿元,同比增长7.9%。如按照这一速度,2017年全国32个省级单位(含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固定资产投资规模将会达到65万亿元左右。

当下一大诱人的投资机遇仿佛已在眼前。

巨量资金将入局基建领域,相关股份能不受益?

“我们并不看好基建股和周期股。”前述券商分析师认为:“因为巨量资金入局的消息此前已被市场消化完毕,未来基建股的涨跌取决于政策的落实度。更为现实的因素是地方政府财力短缺。在去杠杆的大背景下地方政府发行债券受到限制,同时PPP在高利率的环境中或不会明显放量。”

过去基建投资的落实程度并不理想。数据显示,2014年以后公布省份加总投资实际增速都低于年初的目标值,缺口分别为3.7%、5.1%和4.8%。纵向来看,2014年以来各省公布的固定资产投资目标实现程度并不理想。仅以2016年为例,有25个省区在年初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公布了当年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目标,其中只有9个省区完成了目标,不到总数的一半,16个省区未达到目标。

东吴证券首席证券分析师丁文韬告诉第一财经记者,2014年以来实际投资增速达不到预定目标,反映了在以民间投资为主的制造业投资和房地产投资增速不断下滑背景下,政府依靠基建投资托底经济的难度越来越大。

具体表现为:一方面,随着资本形成率逐年降低,固定资产投资对于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日益减弱;丁文韬分析,另一方面,政府主导的基建投资会受到地方政府财力制约,实体经济下行地方财政收入增速放缓,债务负担居高不下,因此“有心无力”。

与此同时,十八大以来从中央到地方逐渐摒弃“简单以GDP论英雄”的传统政绩观,使得五年一届的政治经济周期明显弱化。“对比2016年,今年地方政府投资难言爆发。”丁文韬说。

编辑:陈楚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