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经济频道首页 > 正文

为啥“结构性理财”老是达不到预期最高收益率?(1)

2017-03-06 12:48:26    第一财经  参与评论()人

随着“3·15”消费者权益日的临近,近期上海消保委联合上海师范大学商学院课题组做了一项调研,指出多家商业银行去年上半年到期的部分理财产品,最高预期收益率与实际收益率差距很大。而这些理财产品,多为“结构性”银行理财产品。

那么,什么是结构性理财产品?投资者该怎么看待它的预期收益率呢?市面上名目繁多的银行理财产品,其背后究竟有着怎样的运行机制?一直被投资者抱怨的那些不透明的内幕到底是什么?第一财经记者就此采访了包括上海市银行同业公会相关负责人以及某银行产品开发部门高管在内的银行业内人士。

上海市银行同业公会人士在接受采访时表示:“结构性理财产品不同于一般理财产品,广大投资者要选择与自己风险承受能力相适应的产品。”

偏“债”VS偏“股”

表面来看,目前市面上银行的一般理财产品,年化收益率约在4%左右,而且是不保本不保息的;但结构性理财,最高预期收益率高于一般理财产品,有的在年化6%一线、有的甚至可以超过年化10%。而且,据第一财经记者从监管方面采访获悉,在沪银行业结构性理财产品中,92%还是“保本型”产品。

更高的收益率、加上大比例的保本产品,乍一听会让部分投资人感到困惑,难道这不符合风险与收益成正比的基本道理吗?

其实不然。在某银行产品开发部门高管看来,如果要给银行理财产品分个类,这些产品大致呈现两种走向,“一种更偏向于‘债’类理财、一种更偏向于‘股’类理财。”他表示。

银行的一般理财产品,就是该人士所谓的偏向“债”类的理财产品,这更像是一个借贷的延伸。投资人的钱并没有一一对应地去投了某一个标的,而是进入了一个“资金池”,和其他人的资金一起运作;而相应的,银行那头还有一个“资产池”,由银行采购央票、银票、企业短期融资券、中期票据等等,将其虚拟地置入一个池子内,体量大致与“资金池”相当。

据统计,截至2016年末,在沪商业银行发行的理财产品中,逾9成均为此类“资金池-资产池”类理财产品。

由于这种理财产品的资产“采购”权事实上在银行手中,因此投资人获取的基本上为一笔标准化收益,并不会因为其中个把标的坏账,收益就从4%突然变成了3%。“虽然监管要求这类产品不得说自己保本保息,但事实上,仅就目前情况来看,这类产品或多或少有银行的隐性信用在里面。”上述银行产品开发部门高管表示,如果真遇到了资产利率随着市场利率有所下降,或者资产质量下滑了,银行可以通过发新一期理财产品时降低收益率来调剂。

但从银行的定价角度来看,“资金池-资产池”类理财产品其实无法形成固定定价模式,市面上参差的收益率基本是参考了发行产品当时市场上资金面收缩情况、同业竞争情况而定,银行会对其手上的“资产池”进行成本和收益估值,然后将成本通过产品分摊给投资者们,再将收益“蛋糕”一块一块分给银行管理部分、托管部分、销售和渠道部分、信托费用部分,最后留下的那块“蛋糕”给产品购买人,参考理财产品期限进行定价。

不过,这种一般银行理财虽然至今保持着刚性兑付,预期收益率也均为到期实际收益率,但一名券商银行业分析师在接受第一财经记者采访时表示,这种理财产品的风险不在于单笔违约,而在于机构整体的流动性风险。目前已曝出3起中小金融机构同业理财打破刚兑事件,个别中小金融机构的交易风险已经引起同业警觉。由此,投资人也需要考虑某个机构的“系统性”问题。这也是此类产品被要求注明“不保本不保息”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