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经济频道首页 > 正文

传违规交易场所名单 银行清理平台支付结算服务(1)

2017-03-06 11:07:53    一财  参与评论()人

继传出央行下发的《加强交易场所类特约商户资质审核和风险监测 严禁为非法交易场所提供支付结算服务》后,近日央行下发的《违规交易场所及未通过验收地区交易场所名单》又在业内流传。

近年来全国各地涌现出形形色色的交易所,这些场所多以白银、原油等大宗商品为交易标的,违背市场原则开设对赌电子盘,导致大量投资者爆仓亏损。全国经监管者查实的违规平台达300多家。

许多交易平台打着省级政府批文和银行第三方存管的幌子骗取投资者的信任,但第一财经记者发现,银行并没有为交易平台提供所谓存管服务,仅提供支付结算服务。而多数银行面对交易平台的虚假宣传都选择了沉默。

今年1月9日,清理整顿各类交易场所部际联席会议第三次会议在北京召开,清理整顿各类交易场所部际联席会议第三次会议在北京召开。记者获得的会议资料显示,银行、第三方支付机构应在6月30日前停止为违规交易场所提供服务。

300家交易平台违规

多家商业银行和第三方支付机构人士向第一财经确认,业内流传的1月23日央行下发《加强交易场所类特约商户资质审核和风险监测 严禁为非法交易场所提供支付结算服务》(下称“通知”)属实。

华南地区一家大宗商品交易场所负责人告诉第一财经,《违规交易场所及未通过验收地区交易场所名单》(下称“名单”)可能是《通知》的附件。另一位商业银行人士指出,名单可能是银行机构内部为开展业务下发的指导文件。

记者梳理发现,名单共涉及全国326家各类商品交易场所、28家代理商(会员公司、授权服务机构),其中“未发现违规”以及“整改完成”的只有5家交易场所,而“公安介入”、“失联”、“已关停”和涉嫌违法被法律判决的平台和代理商多达33家。

名单反映的交易平台主要问题有,涉嫌从事非法期货交易,采取做市商、T+0、集中匿名交易模式,虚假宣传,私设交易品种,涉嫌欺诈等等。

《通知》指出,“银行机构和非银支付机构与交易场所开展业务合作的,要严格审核交易场所的业务资质,严禁为非法场所提供支付结算服务。要通过多种途径充分了解交易场所的经营范围,并审核期经营范围的合法性。无法确认交易场所业务资质和经营活动合法性的,不得将其拓展为特约商户。”

《通知》要求银行和第三方支付机构,严禁为非法交易场所提供支付结算服务,加强对交易场所类特约客户资质的审核。

央行还要求支付机构和商业银行于2017年2月底前对存量受理终端和网络支付接口的使用情况开展核实,全面排查特约商户将受理终端或网络支付接口出租、出借、出售给交易所的行为,一经发现,应立即停止相关支付结算服务并依据协议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所谓“资金监管”是谎言

许多违规交易场所都声称与银行签署了战略合作,有了银行做第三方存管和资金监管,投资者在平台做交易就有了资金安全的保障。不过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银行并未向平台提供第三方存管服务,大部分银行所做的仅仅是根据平台的指令提供支付清算服务。

2007年,在场外大宗商品市场兴起的早期,由浦发银行代表的中小银行就已经开始探索为这类交易平台提供金融服务。

由于一些平台交易金额巨大,产生了大量的沉淀资金和支付清算需求,因此引入银行等金融机构加入。各家银行为交易平台专门设计了名称各异的服务产品,如“E商务通”、XX易宝、银商通等等,这些服务被交易场所宣传为第三方存管服务,但是这些时髦的名称背后,却鲜有公开的业务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