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经济频道首页 > 正文

华西十三村和它的三重世界(2)

2017-03-01 18:02:29    第一财经  参与评论()人

当地村民对记者的出现颇感意外,外地人来旅游并不经常到山北。“我们这边就是农田,没有什么好看的”,一个上了年纪的老大爷告诉记者。对于未来华西村整体战略的规划,几个村民表示并不关心,“种好自己的一亩三分地就可以了”。

有参观者说,走进今天的大华西,看到的是一派新农村的壮观景象:山北一望无际的田野是“粮仓”,山南鳞次栉比的工厂是“钱庄”,而在正中间鸟语花香的别墅区便是“天堂”。

然而,“天堂”并不属于所有人。

三重世界

在华西村的“天堂”,一栋栋西式独栋别墅彰显着这里的富庶,别墅区后面的六层居民楼区同样秩序井然。

司机师傅告诉记者,六层居民楼是外来务工人员租住的,而独栋别墅则只属于本村人。

两个社区紧紧相邻,中间一条护城河横亘,泾渭分明。本村村民和外来务工人员彼此之间心理的距离也因为物理空间的阻隔而被清晰的固化。

门口的保卫在询问得知记者没有入村证件后,委婉拒绝了记者想要进去的要求。

护城河内外俨如两个世界。“除非嫁到华西村,不然没有机会成为华西村民,自然也就享受不了华西村民的福利,”在大华西村经营餐馆老板王超说。

经营小超市的徐清告诉记者,本村的村民也并不太经常光顾自己的小卖部,“他们更愿意去老村委会旁边的大润发买东西”。

招工、租房广告贴满了社区的墙面,显示这里仍有大量的用工需求。“现在钢厂三四千块钱的工资已经很难吸引打工者了。”徐清告诉记者。

夜幕降临,白天空荡的社区被下班归来的人们填满,从各自厂区回到集体宿舍的男男女女点燃了居民楼商业街的灯火,人们操着各自熟悉的乡音嬉闹在一起,回望星火点点,宁静如白天的别墅区,晚上熙熙攘攘的居民楼社区无疑更具活力。

同一片天空下如此迥异的生活状态并非仅存在于华西村民和外来务工人员之间,本村人和新华西村人同样差距明显。

绕过工业区来到华西三村、四村和五村,渐次改变的建筑十分显眼。在最显眼的地方是三村集资建造的联排别墅,虽然不比本村的独栋,但依然整齐考究。再往前来到五村,隐藏在六层厂区宿舍楼背后的低矮民居进入记者的眼帘。

第一财经记者下车进入村子,破旧的砖瓦房年久失修,分布凌乱,墙壁上贴满了在中国普通农村经常见到的电动车和男科妇科广告,明显缺乏统一的规划。

嫁到华西三村有些年头了的齐明告诉第一财经记者,并村以来,三村的居民生活水准确实有了较大的提高,但是中心村、周边村和外来工,正是华西村的三重世界。齐明的丈夫来自华西三村,他们在当年并村后成为了大华西的一份子。

虽说都在大华西,但大华西却“整而不合”,土地的所有权仍归属原来的集体组织,原先的13个村委会仍独立处理村务。吴仁宝将此称之为“一分五统”:村企分开;经济统一管理,干部统一使用,劳动力在同等条件下统一安排,福利统一发放,村建统一规划。

“华西三村也有自己的村委会,日常的村务往来都在自己村里解决掉。”齐明说道,“倒不是不好和本村人不好交流,而是三村和本村中间隔着工业区,平时除了在工厂,日常生活基本很难有交叉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