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经济频道首页 > 正文

国资委总会计师:改革是国企效益回升的重要保障(1)

2017-02-28 22:51:33    第一财经  参与评论()人

2016年,国有控股工业企业实现利润总额同比增长6.7%,央企实现利润总额12326.7亿元,同比增长0.5%。

如扣除当年电信资费下调、火电上网电价调整和天然气价格下调等政策性降价减利影响,中央企业效益比上年增长16.5%。

为何国企能在经济下行压力较大的2016年仍拿出一份让外界满意的“成绩单”?第一财经记者带着这样的问题专访了国务院国资委党委委员、总会计师沈莹。

国务院国资委总会计师沈莹

第一财经:过去一年,国有企业特别是中央企业生产经营企稳向好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沈莹:在2016年,中央企业积极克服石油、钢铁等大宗商品价格持续低位波动、产能过剩行业增多等不利影响,加大改革创新、市场开拓、降本增效、结构调整和重组整合等工作力度,重点行业稳产稳销,主要经营指标企稳向好。主要有以下特征:

一是收入利润止降转增。经济效益恢复增长。2016年中央企业累计实现营业收入23.4万亿元,同比增长2.6%,经济效益恢复增长。扭转了自2015年初石油等大宗商品价格断崖式下跌以来持续下滑的局面。

二是盈利结构优化。中央石油石化企业效益降幅逐季收窄,中央钢铁、有色、煤炭等企业实现减亏增利。制造业、医药、现代服务业、建筑业的效益贡献持续提升。电子工程、智能制造、智慧城市等新的利润增长点正在形成。

三是运行质量明显改善、税收贡献稳步增长。当年,中央企业狠抓降本增效、优化资源配置、妥善应对风险挑战,成本费用总额增幅低于收入增幅0.5个百分点。中央企业在自身发展取得积极成效的同时,也为国民经济健康稳定运行作出了重要贡献,2016年上交税费2.1万亿元,同比增加597.6亿元,增长3%,增速比上年加快4.9个百分点。

第一财经:在您看来,国企能够取得效益提升背后,国资委和国有企业做出了哪些努力?

沈莹:一年多来,国资委和中央企业向供给侧改革聚力加力,加强组织领导,落实责任机制,坚持问题导向,聚焦关键环节,狠抓工作落实。八方面重点工作取得积极进展。

一是大力开展降本增效。面对市场下行压力,国资委督促指导企业大力开展“成本管控、效益否决”专项行动,因企施策压降成本费用,2016年中央企业成本费用总额增幅低于收入增幅0.5个百分点,百元收入负担的成本费用同比下降0.5元,有效拓展了盈利空间。

二是着力推进“僵尸”特困企业处置治理。处置“僵尸企业”、开展特困企业治理是中央企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主攻方向之一。2016年,完成398户“僵尸企业”和特困企业处置治理任务,使企业卸下了包袱,增强了整体盈利能力。同时,国资委组织对10家重点困难中央企业集团,采取“外科手术”与“内科手术”相结合的方式推进改革脱困,整体实现减亏50%,其中中铝公司等8家央企集团实现扭亏为盈。

三是积极化解钢铁、煤炭过剩产能。2016年中央钢铁、煤炭企业认真落实国务院部署,调整优化产能布局,化解钢铁过剩产能1019万吨,化解煤炭过剩产能3497万吨,均超额完成年度任务,发挥了带头示范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