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经济频道首页 > 正文

到2030年,亚太基建投资缺口达26万亿美元

2017-02-28 12:53:23    第一财经  参与评论()人

亚太地区基础设施到2030年需求缺口达到26万亿美元,每年需要1.7万亿美元投入。

这是亚洲开发银行(下称“亚开行”)28日发布的《满足亚洲基础设施建设需求》报告的数据,该报告显示,亚太地区要想保有当前的增长势头,基础设施需求比之前的预测要翻一番。

基础设施是亚洲经济继续增长的动力,也是美国特朗普政府的重要施政内容。基础设施可能会成为亚太以及中美合作的潜在领域。

亚开行行长中尾武彦表示:“亚太地区基础设施建设需求远远超出了当前供应水平。亚洲需要全新升级的基础设施,以制定质量标准,鼓励经济增长,并应对气候变化这一紧迫性的全球挑战。”

报告指出,亚洲发展中国家若继续保持现有增长势头、消除贫困以及应对气候变化挑战,2016年到2030年,其基础设施建设需投资26万亿美元,即每年1.7万亿美元。在不考虑气候变化减缓及适应成本的情况下,需投资22.6万亿美元,即每年1.5万亿美元。

亚开行测算,当前亚太地区每年基础设施建设投资预计为8810亿美元,而基础设施投资的缺口(也就是投资需求与当前投资水平的差异)相当于该地区2016年至2020年五年间预期GDP的2.4%。

其中,考虑到应对气候变化所需要增加的投资,中国的基础设施投资缺口占GDP的1.2%,低于报告中其余24个亚太经济体,这些国家的基础设施投资差距要占到预期GDP的5%。

如此大的基础设施缺口,如何来填补?亚开行测算,公共财政改革产生的额外收入预计可以填补四成的基础设施投资缺口,相当于GDP的2%,而剩余的六成需要依靠私营部门来填补,也就是GDP的3%。

而如果需要私营部门来增加基础设施投资,填补缺口,那根据测算,从2016年到2020年,私营部门对基础设施的投资就需要由当前的630亿美元提高到2500亿美元。

谈到解决私营部门投资基础设施的困难与瓶颈,亚开行建议亚太各国,进行监管和体制改革,增强基础设施对私人投资者的吸引力,特别是为公私合作伙伴关系(PPP)提供可盈利的基础设施备选项目。

亚开行是较早在亚洲推动采用PPP方式、带动私人资本进入基础设施开发领域的国际金融机构。

为了吸引更多私人资本,亚开行还建议,国家应实施公私合作相关改革,如颁布PPP法律、简化PPP采购和招标流程、引进争议解决机制以及设立独立的PPP政府单位等填补投资差距。深化资本市场改革,将本地区的大量储蓄资金引导至生产性基础设施建设投资上来。

中尾武彦还表示:“亚行承诺与成员体一起携手努力,充分利用亚行过去五十年的从业经验和专业知识,以满足本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需求。由于私营部门对填补基础设施建设差距具有重要作用,亚行将通过促进投资友好型政策、监管以及体制改革,为公私合作伙伴关系开发可盈利的备选项目。”

应对气候变化将增加亚太地区国家对基础设施的投资。亚开行预计,2016年到2030年亚太国家所需的应对气候变化的总投资中,电力投资为14.7万亿美元,交通投资为8.4万亿美元。电信投资将达到2.3万亿美元,水利和卫生方面的花费将需要8000亿美元。

编辑:顾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