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经济频道首页 > 正文

传统实业难做?需要的是资本和互联网的东风(1)

2017-02-28 11:26:22    第一财经  参与评论()人

编者按:2月26日,东英金融投资有限公司与磁晅资本签订战略合作协议,成立合伙企业,寻找可以成为行业巨无霸的传统企业,通过投资和互联网改造让他们展翅高飞。东英金融董事长张高波认为,实体经济难做的原因不是需求变化了,而是“原来做生意的方式过时了”,传统产业只有和资本及互联网结合才能迎来新希望。

东英金融董事长张高波

以下为演讲全文

大家都说实业难做,竞争太激烈,赚钱太难。此话不假,大多数传统企业的确度日如年。但从需求端来看,人们的大多需求并没有变化,还是吃穿住行、育儿养老,而且需求还会越来越大。为什么在一个需求越来越大的市场,却感到生意难做呢?结论只有一个:原来做生意的方式过时了!

原来是短缺经济,什么东西都好卖,传统低效的生产方式也可以赚钱。想赚更多的钱,只要扩大生产规模即可。现在不同了,一方面,消费者选择多了,口味高了,非物美价廉的产品没人要了。另一方面,互联网来了,竞争者用全新的武器,从原来根本无法想象的角度杀进来了,彻底改变了市场的游戏规则。A电信公司不是被B电信公司打败的,是A和B都被微信打败了。不是百货公司A打败了百货公司B,而是他们统统被阿里打败了……不是消费者的需求萎缩了,而是有人用别的方式满足了他们的需求。传统实业难做,不是传统产品和服务没人要,而是生产方式太传统,竞争不过新兴企业而已。

既然消费者离不开传统产品和服务,传统企业如何在新形势下脱颖而出呢?东英金融和磁晅战略合作,就是要为传统产业插上资本和互联网的翅膀,让他们能够展翅高飞。

我先跟大家分享两个有趣的理论。

两个有趣的理论

一是“六次产业理论”。理论的提出者是原科技部副部长、现任复旦大学一级教授、六次产业研究院院长、南南合作金融中心首席经济学家张来武教授。他的理论要点是:

原有的三次产业理论是脱农时代的产物,无法解释信息时代的经济现象,当然也无法有效预测未来的经济走向。

实际上在原有的三次产业之后,已经出现了一个第四产业,这就是互联网产业。我们可以切实感知到互联网已经具备了自己独特的产业形态,它的运行规律、管理模式、估值模型等,与传统意义上的第三产业有很大分别,但在现有经济学研究领域和政府统计体系中,它仍然属于第三产业。老理论分析新问题,必然出现认知偏差。

在第四产业之后,正在兴起的是创意产业,生产的产品是创意,创意可以直接转化为生产力。这就是第五产业。

整体而言,现在的第一、二、三、四产业,都存在着产能过剩的问题。运用第五产业的创意,第四产业的互联网工具,重新整合一、二、三产业,把已有的过剩产能发挥出来,提升整个社会的总产出,从而使各个参与主体都可以共同受益。从事这个系统经营的产业,叫第六产业。下一波崛起的世界级企业,必将诞生于第六产业!

二是对“工业革命”的评价。我不记得是谁说的,但很有启发。意思是:人类历史上其实只发生过一件大事,这就是1800年前后的工业革命。人类史上有很多事件,很有意思但不关键。世界分为工业革命前的世界和工业革命后的世界。工业革命前的世界,无论中外,生产方式都是农耕,经济水平没有太大差别,社会组织和经济运行方式也没有太大的差别。但工业革命之后,由于技术进步,根本性地改变了原有的经济运作方式,从而推动企业管理模式乃至社会治理结构、文化观念等等,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