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经济频道首页 > 正文

应给予第一代农民工一定养老补偿(1)

2017-02-27 17:31:38    第一财经  参与评论()人

无论是哪一代的农民工,如何养老都是一个躲不开的话题。但在笔者看来,农民工当中,养老问题最难解决的,是那些现已步入中年(40岁以上)的第一代农民工,包括50岁以上的高龄农民工。面对着养老方式从“养儿防老”向养老保险的转换,第一代农民工不得不同时为两种养老方式埋单,却面临着养老保险靠不着、“养儿防老”靠不住的两难困境。

何为“养儿防老”

父母把子女抚养成人,子女为父母养老。这种养老方式,被形象地称为“养儿防老”。换句话说,要想养老,先得“养儿”。

不同的国家、不同的环境,当地社会所认可的“养儿”标准大相径庭。一般来说,中国城镇的“养儿”标准是把子女养到能就业,具体来说,就是养到子女离开学校时为止。由于大学会给研究生提供最基本的生活费,所以城镇“养儿”的默认值上限是养到子女大学本科毕业。

与此不同,在中国乡村,只有给子女办完婚事,“养儿”才算达标。父母哪怕借钱,也得承担子女结婚的花费,其中包括为子女准备住房。大多数乡民需要把10~20年的家庭节余用在为“盖房子、娶媳妇”上。

谈到农民工对养老保险的态度,年轻时只注重眼前利益,宁愿多要工资,也不肯缴纳社保费;到临近退休时,才想着要缴纳,甚至要求补交。

农民工这样做,一个十分重要的理由,就是要优先保证上述“养儿”的开支。若把原可用于“养儿”的钱拿去为自己缴纳养老保险,这样的父母是不称职的。对于没有条件进城定居、还要留在乡村养老的第一代农民工来说,来自家乡舆论的压力是一个不得不考虑的因素。

养老保险为何靠不着

第一代农民工选择“养儿防老”而非依靠社会化的养老保险,还有一个重要理由,那就是他们的亲身经历。一二十年前中国新建立且还很不完善的养老保险制度存在着种种弊病,因而在第一代农民工眼里,养老保险是水中的月亮,看得见、够不着,不如“养儿防老”靠谱。

如果第一代农民工愿意走社会化养老之路,愿意为此缴纳养老保险,那么,这几十年以来他们会遇到什么呢?

第一,当初中国的养老保险主要是以县和地级市为单位办理的。如果劳动者更换工作地点,养老金缴纳无法跨县市接续。外出农民工的流动性很强。而中国外出农民工在同一单位工作3年以上的只占20%~30%;就是以省为单位,外出农民工数量最大的广东省企业中,外来农民工的平均工作周期也只有4~6年。按照有关政策,累计缴费15年及以上才能享受养老保险待遇。这意味着即使缴纳养老保险,绝大多数第一代农民工也远达不到领取养老金的最低累计缴费年限。

第二,许多地方,农民工的劳动合同是一年期的,劳动合同到期时必须退保。退保时,农民工只能一次性领回所缴保险费的“小头”——个人缴纳部分;“大头”——单位缴纳部分,充入外出农民工工作和缴纳养老保险县市的地方社保基金。外出农民工往往不断变换工作单位,因而也就不断地参保、退保,再参保、再退保,却总也拿不到用工单位为他们缴纳的养老保险金。这就难怪外出农民工宁愿多要工资,也不肯缴纳社保费了。

第三,也有少数外出农民工在同一地方工作,其累计缴费年限达到了15年以上。即使如此,他们也未必能顺利拿到养老金。例如,2000年前后,深圳市就曾规定,“非本市户籍员工在本市退休按月享受养老保险待遇的,应在达到国家规定退休年龄的前5年,在本市连续缴费”。处于“国家规定退休年龄的前5年”的外出农民工,有多少能在深圳找到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