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产经频道首页 > 企业 > 正文

海底捞和呷哺呷哺业绩下滑成难兄难弟

龙头玩家陷入亏损、新锐品牌加速崛起,火锅行业“冰火两重天”。

近日,火锅双雄海底捞和呷哺呷哺先后祭出表现惨淡的半年报,为了走出业绩泥潭,两家也在积极出海谋增长、推动品牌品类多元化。内忧外患之下,火锅双雄的自救能否让其摆脱业绩桎梏、重回颠覆?一切还将交给时间。

按下暂停键后,火锅双雄活得怎样?

2022年上半年,疫情席卷而来,国内多地尤其是一线城市受到影响,餐饮业也被迫按下暂停键。

在此背景下,以“堂食”收入为主的火锅行业,更是面临不小的挑战。8月30日晚间,上市后的火锅双雄——海底捞和呷哺呷哺相继发布半年报,业绩数据令人担忧,被称之为“难兄难弟”。

其中,海底捞上半年营收167.6亿元,同比下降16.6%;净亏损2.66亿元,同比由盈转亏。而同样陷入此“尴尬”境地的呷哺集团,上半年营收21.56亿元,同比下滑29.24%;净亏损2.80亿元,亏损同比扩大超4倍。

据透露,今年3至5月份,每天平均有超过200家海底捞暂停堂食。而整个上半年期间,呷哺集团旗下门店也有近60%的时间无法充分营业。

虽然所经营的餐厅无法开业迎客是客观因素导致的“暂停”,但依旧让两家企业陷入业绩下滑泥潭。不仅如此,火锅双雄也根据市场情况主观按下“暂停键”:采取对门店网络“断臂止血”策略,使得上半年门店数量不及去年同期,这对营收也带来一定影响。

据了解,过去一年,在快速扩张叠加疫情影响的情况下,两家企业调整了经营策略,不再执着于“跑马圈地”,而开始回头“减负”。其中,呷哺集团选择关闭两百余家亏损餐厅,海底捞也启动“啄木鸟计划”,逐步关停300家左右经营未达预期门店。

财报显示,截至2022年6月30日,海底捞全球共有1435家海底捞餐厅,同比减少10%。其中,新开业18家餐厅,因“啄木鸟计划”关停26家餐厅。

呷哺集团截至2022年6月30日,呷哺集团共有1008家餐厅,同比减少18%。其中,新开21家门店,包括6家呷哺呷哺,15家湊湊;因商业原因关闭37家呷哺呷哺餐厅。

此前,对于关店一事,香颂资本董事沈萌曾分析表示,关闭亏损门店可以提升单店的收益率,即便造成了一定的非经营性亏损,那这种亏损也是具有希望的,目的是为了甩掉历史包袱而轻装前进,获得更大的增长空间。

如此看来,现如今火锅双雄面临的业绩危机,或是其停步转身时所处的阵痛期。

“巨人转身”,如何自救?

然而,事实真就如此简单?非也。

除了门店结构调整、经营停滞带来的整体业绩下滑外,两大火锅企业还面临着翻台(座)率降低、同店销售额减少等情况。

数据显示,2022年上半年,海底捞整体翻台率为2.9次/天,同店翻台率3.0次/天,自2019年始逐年下滑;与此同时,呷哺集团旗下呷哺呷哺和湊湊的整体翻台率也都降至1.9倍,而二者于去年同期的翻台率分别为2.3倍、2.6倍。

此外,在同店销售方面,上半年海底捞位于中国大陆地区的同店销售额均出现了双位数的下滑,而呷哺集团旗下呷哺呷哺餐厅同店销售额的下滑幅度更是超过40%,相较之下,另一子品牌湊湊的同店销售额下滑情况稍好,约25%左右。

值得注意的是,同店销售下滑的背后,两家企业旗下品牌的客单价却在上涨。业内人士指出,客单价在涨但同店销售增长在降,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企业发展压力较大,增长面临一定挑战。

至此,叠加大环境的影响,“巨人转身”,已是定局。而身处阵痛期的双雄,又是如何自救?

热点推送

本周关注

MORE

    产业研究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