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访问的页面找不回来了!
返回首页- 您感兴趣的信息加载中...
新华社北京7月2日电 题:手机成为中国农民“新农具”
新华社记者董峻、胡璐
借助手机,互联网正在中国悄然改变着农业这个最古老产业的面貌。
2日,农业农村部副部长屈冬玉在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上介绍“互联网+农业”发展情况时说,“互联网+农业”发展态势良好,如今手机不仅是生活工具、更是生产工具,是广大农民手中的“新农具”。
农业转型成效明显,农村电商快速发展
2015年,《国务院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出台。屈冬玉说,“互联网+农业”是这份意见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内容是利用移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农业的跨界融合,通过资源整合、信息共享和要素互联,创新基于互联网平台的现代农业新产品、新模式和新业态。
随着互联网技术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不断深化,农业转型升级成效明显。据他介绍,农业农村部组织了9个省份开展农业物联网区域试验,发布了426项节本增效农业物联网产品技术和应用模式。2017年启动实施了数字农业建设试点。前不久,我国又成功发射了首颗农业高分观测卫星。
“现代农业技术在轮作休耕、监管、动植物疫病远程治疗、农机精准作业等方面发挥了明显作用。小麦联合收割机等大型收割机普遍安装了GPS或北斗卫星系统。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棉花大田种植集成应用了物联网技术,综合应用效益每亩增加210元。”他说。
同时,全国有14个省份开展了农业电子商务试点,探索鲜活农产品、农业生产资料、休闲农业等电商模式,428个国家级贫困县开展了电商精准扶贫试点。2017年,全国农村网络零售额达1.25万亿元,农产品电商正迈向3000亿元大关,带动就业人数超过2800万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