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访问的页面找不回来了!
返回首页- 您感兴趣的信息加载中...
“伪北斗”项目层出不穷 打央企旗号开发小镇套路多
每经记者 李少婷 每经编辑 任芷霓
作为国之重器,我国的卫星导航系统“北斗”人尽皆知,军事用途和高科技的背景让“北斗”略显神秘。而在北斗的民用化过程中,各类蹭概念、伪北斗的项目也层出不穷,花样套路令人眼花缭乱。前不久被业内人士辟谣的“北斗地图APP”仅是行业乱象的冰山一角,《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发现,借“北斗”之名进行炒作已构建成了另一种商业“生态圈”,其中不乏胆大者伪装央企招摇撞骗,甚至有地方政府中招。
在这背后,可以看出民众及地方政府对北斗产业落地的热情。目前,国产北斗芯片累计销量突破6500万片,遏制北斗产业应用发展的瓶颈已经突破,越来越多的手机品牌均开始支持北斗导航。但需要注意的是,用户却称感知不到北斗导航的存在,在应用中GPS仍然是主力,北斗导航赶上甚至替代GPS仍需要时间。此外,业内多次呼吁不要盲目建设产业园,这无益于北斗产业健康发展,但北斗产业园数量仍突破了40个。随着产业园逐步投入运营,一些早期盲目发展的弊病也开始显露,甚至有园区已被证实发展停滞。
北斗产业化落地步伐加快,外界对于其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愈加期待。不过,大众对北斗的技术特点以及应用场景不够了解,这也为“蹭热点”者提供了可乘之机,“伪北斗”产品大行其道。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近期调查发现,有人为产品冠以“北斗”之名,在营销过程中博得高关注度;也有人将北斗与相距甚远的大健康概念联系起来,借“北斗”兜售理财产品;更有甚者,一面以产业联盟身份与央企签署合作,另一面伪装央企身份与地方政府洽谈投资……一系列套路与国之重器“北斗”联系,其野蛮生长让人难免担心——北斗产业生态是否将会因此受到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