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经济频道首页 > 产经 > 正文

“滞销大爷”折射产业之困 农产品价低卖难为何易出现?

2018-05-16 09:18:18    工人日报  参与评论()人

2017年2月,福建省晋江曾埭出现“500亩花菜滞销”,经媒体公开报道后,花菜滞销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最终实现行情反转回暖。业内人士分析,花菜“滞销”有多种原因,但归结起来,还是曾埭花菜生产销售的组织化程度太低。

优化产销通道

“看到朋友圈有关农产品滞销的消息,或多或少会买一些。”在罗先生看来,“滞销大爷”的现象,从另一个角度说明打温情牌的效果。

农产品滞销或许有买卖双方信息不对称的因素,因而电商被视为解决这一问题的主要手段。正因为这样,不少地方似乎把解决农产品价贱滞销的希望寄托在电商身上。

但是,业内人士指出,要积极打开农产品的销路,不能总是依靠电商帮忙解围。化解农产品滞销困局不能总依赖于媒体的呼吁、爱心的相帮,而应该由政府主导迅速在市场和农民之间建立起有效的信息平台,引导农民科学种植,有效去除农民跟风种植的思想,同时搭建好批发市场、超市、企业等进村采购绿色通道。

农产品的品牌意识较为薄弱,因此要树立品牌意识,提升产品的附加值。福建省诏安青梅种植面积和产量位居世界第一,2017年种植面积达到了12.8万亩,年产量10.5万吨。 2017年,这些企业青梅的年加工量达到了15万吨,加工量超过产量,诏安县农民的青梅从此摆脱了“原材料”的命运,全部深加工出售。

作为政府部门,要从供给侧改革入手,站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科学生产规划的高度,进行更为超前、周全的考虑和安排。同时要积极引导、科学规划农产品生产的过程中,让大型电商参与进来的同时,充分发挥在移动互联、大数据、云计算等方面的技术优势,尽量把打开农产品销路的工作做在前面,从源头和过程中排除农产品滞销的“隐患”。

相关报道:

    404 提示信息
    404

    您访问的页面找不回来了!

    返回首页
      您感兴趣的信息加载中...

    相关新闻